上海城南,高昌庙。
海军江南造船所中,海军轮机少将陈兆锵,看着手上那张杨猛亲笔提名的请柬,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宴是鸿门宴,可如今人为砧板,我为鱼肉,却又不得不去啊!”
所谓江南造船所,前身正是清末成立的江南制造局,在1912年4月以后,就改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
所长陈兆锵,既是福建闽侯人,又是船政后学堂管轮专业第2届毕业生,自然被视为北洋海军闽系将领。
江南制造局的驻守兵力,本由在南京驻扎的第四师1万人和第七十六混成旅2800人共同负责。
不过,在杨猛率赤潮军突袭成功后,负责控制江南制造局的部队,自然也都难逃杨猛的整编,在立场上难免发生了转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蒋百里认为,现代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生死搏杀,还包括战场之外的辎重后勤补给。
江南制造局总占地面积约400亩,共有房屋2000余间,建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轮船厂、枪厂、火药厂、炼钢厂等13个主要工厂及船坞,附属设施还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和工艺学堂等教育机构……
江南制造局的生产能力,几乎与汉阳兵工厂相仿,拥有蒸汽动力机361台,汽炉30座,总马力达6138匹,厂内还有大小车床、刨床、钻床等工作母机662台,以及技术人员和工匠3000多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江南制造局,每年生产的军械和轮船不计其数,与汉阳兵工厂相仿,都是最大的军用工业基地之一,承担着提供武器装备的重要任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才是蒋百里在闸北开战之初,为何要执意分兵,借着赤潮军行军速度极快的优势,由杨猛晴子带兵去突袭苏境的真正用意。
而以军事起家的袁世凯,自然也看明白了蒋百里这一手棋,几乎是正中北洋军的七寸,这才气得差点原地升天,恨不得命令段祺瑞连夜发动总攻的原因。
杨猛自回到上海以后,便一直将江南制造局晾在了一旁,也是想给陈兆锵些时间,想清楚如今的形势,避免再做无谓的挣扎。
蒋百里换防赤潮军后,江南制造局无疑就成了瓮中之鳖,使得他的战略布局,展露出了真正的威力。
要知道,之前负责镇守江南制造局的部队,所列装的德式步枪与山炮,在整个北洋部队里面,都属于先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