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第23届华夏电影金鸡奖表演新人奖的是——”
    陈愈顿了顿,拆开了奖项的信封,看着上面的一行大字,微微愣了下。
    居然,不是张妍,也不是王保强。
    三选二都完败。
    这概率……但陈愈还是微微一笑,大声道:“李敏《婼玛的十七岁》!”
    “唔——”
    陈愈看到台下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姑娘,突然捂着嘴在那痛哭了起来,而王保强和张妍,却是有些失落。
    事实上,谁得这个奖,陈愈都不会有丝毫的意外。
    因为,确实竞争很激烈。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最佳新人。
    《婼玛的十七岁》这部电影,陈愈在柏林电影节看了,饰演女主角婼玛的小姑娘李敏,演的也很好,王保强输在了角色戏份,如果他是男主角,可能还能争一争这个奖项。
    至于张妍,她其实跟婼玛一样,《暖春》就是围绕着她这个角色而拍的。
    但她手里已经有一个重磅的百花影后,9岁的影后,这压根已经不需要最佳新人这个奖项来帮衬。
    有当然更好,锦上添花;没有,那其实对于她来说,比王保强更能接受一些。
    毕竟以后她的头衔肯定是最年轻的百花影后,而不可能是金鸡最佳新人。
    金鸡奖跟百花奖合办电影节后,就有这一层互补在里面。
    尽量都提名,都得奖,这是金鸡的初衷!
    所以,李敏就拿了这个奖!
    ……
    陈愈退了下去,把舞台交给了她。
    不一会儿,最佳女配和最佳男配的人选,也相继开了出来。
    最佳女配角奖——徐晶蕾《我的美丽乡愁》!
    最佳男配角奖——赵君《看车人的七月》!
    徐晶蕾得到最佳女配,这是在陈愈的预料之内的,毕竟她身后站着的,可是整个京圈,王硕那可是京圈扛把子的角色,多少人之前靠他的剧本一夜暴富、一夜成名。
    整个京圈可以说大都是靠他起来发家的。
    而这一次评审团的成员,基本上是京圈的一帮子。
    主席是王晓堂,影协二把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委员杨亚州、未来北电院长张辉军、仲呈祥等等,都跟京圈很熟;还有付彪、袁湶、黄会林,黄会林是帝都大学生电影节的发起人!
    这些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京圈的烙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