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工阁和归安居(第1页)

城郊打铁铺子,刘大没有干活,在铺子里抽着旱烟。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刘大的媳妇儿抽泣着说道。

“哭,哭,哭!就知道哭!”刘大烦躁地把旱烟一磕,“怎么办?大不了离开京城!我就不信了,这天地之大,还没我刘大的容身之所了!”

“咱们几代都在这,怎么走啊?小愣子还在旁边的私塾读书呢!”刘大媳妇儿还在哭。

刘大媳妇抹着眼泪道:“这免费的私塾小愣好不容易才考上,咱们怎么就能撒手让他走呢!”

“你瞧瞧这铺子里有生意没?”刘大指着周围道,“人家有后台!有官在后边!咱们能斗得过?总不能这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就这般给人吧!”

刘大媳妇儿听完哭得更伤心了。

“爹!娘!”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跑得气喘吁吁,“告!告示!”

“什么告示?”刘大没听明白。

“你跟我走就是了!”刘小愣拉起刘大的手就走。

告示墙已经被挤得满满当当,刘小愣怎么也挤不进去,刘大一把托起他放到自己的肩膀上。

“爹!我瞧见了!我跟你说说!”刘小愣喊道。

“小孩儿你认识字?那你大声说些,咱们也听听!”旁边一个年轻人喊道,“都安静安静!”

“圣上发告示说,现在朝廷设立天工阁,凡我大翊朝子民,不拘士农工商,但有巧思妙技,皆可献呈。一但被取录,便有奖励。”刘小愣骑在刘大肩头上往告示边走了走,看清了便大声道。

“什么巧思妙技?什么奖励?”有人喊道。

“凡……能利国利发者,皆在应赏之列。农桑之技、工匠之巧、医药之术、军国利器、文教之器等都可!”刘小愣总结道,“下边还列了几十种呢。”

“说说怎么赏的!讲这些虚头巴脑的有什么用?”又有人喊道。

“视技价值大小,从百两到千两不等。”刘小愣仔细看了看道,“而且还可在天工阁下属各工场做事。由朝廷发钱呢!”

“什么?”众人议论纷纷,“有这等好事?”

“这也不知道什么叫巧思妙技啊!”有人又道,“总不能我有个什么点子他就给我钱吧!”

“哈哈哈哈!王大麻子你可想得美了你!”众人哈哈大笑。

“那你说说什么样的才给钱!”王大麻子不服气道。

“我瞧瞧。这上边说,由工部专门成立审评处。各府州县衙设办事处,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