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明哲保身(第1页)

一夜之间,京城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了咽喉。

朱雀大街,端门前的广场,青石板已被反复冲洗三遍。水车从护城河来回奔走,皂隶们手持长刷,一遍又一遍地 洗刷那些渗入石缝的血痕,直至地面泛出冷白的光泽。晨光洒落,广场洁净如新,仿佛昨夜那场血雨腥风从未发生。

可空气里,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腥气——浓重、黏腻、深入肺腑,像是大地在无声地吐纳亡魂的哀鸣。

乌鸦不敢落脚,野狗绕道而行,连风都似乎变得迟疑。有老妇清晨开窗,闻到那股味道,当场昏厥;有孩童无知嬉戏,踩到未洗净的碎布片,拾起一看,竟是半截染血的学子衣袖,吓得嚎啕大哭,被父母死死捂住嘴拖回屋中。

第二日,坊市照常开张。茶楼酒肆重燃炉火,小贩推车叫卖,百姓低头赶路,买卖生计,一切如常。

只是,无人交谈。

人与人擦肩而过,眼神低垂,彼此心照不宣。酒楼里说书人换了新词,再不敢提“清君侧”三字;学堂中先生讲课,凡涉忠义、气节,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孩子们也莫名乖顺,连哭闹都压低了声音。

整个京城,陷入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那是恐惧与良知交织的静默,是千万人共同守护的秘密,也是千万人共同背负的罪孽。

早朝之时,奉天殿内,龙椅空悬,小皇帝坐于偏座,面如土色。太后一身素衣,未施脂粉,缓步登阶,目光如刀,扫视群臣。

“你们!”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刺骨,“昨夜屠戮三千学子,血洗朱雀门!他们手无寸铁,读的是圣贤书,喊的是忠君报国!你们竟下此毒手!你们——该当何罪!”

殿中一片死寂,无人敢应。

张仪出列,长叹一声,抱拳低首:“太后息怒。刘伯温自知此举逆天而行,已主动入诏狱待刑,愿一己之身,担天下之责。”

“哈!”太后冷笑,眼中怒火几乎喷薄而出,“一己之身?他一人之命,能偿三千忠魂?能平天下公愤?哀家今日便下旨——将刘伯温凌迟处死,碎尸万段,以祭英灵!”

“太后不可!”魏征猛然出列,声如洪钟,“刘伯温乃辅政大臣,位同宰相!其罪与否,非太后可独断!更非朝中诸公可私议!唯有摄政王归来,亲临朝堂,方可定!”

“摄政王!”太后环视群臣,从魏征到张居正,从于谦到和珅,人人低头避视,无人敢接她目光。她忽然凄厉一笑,笑声中尽是悲凉与绝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