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逼宫(第1页)

穿过嘉峪关后,霍无忌一路再无阻碍。沿途关隘守将、州郡官员,或慑于兵威,或早存投效之心,纷纷呈递效忠表文,大开城门迎奉。大军行进神速,不出旬日,已兵临京城脚下。

入京前,霍无忌部署周密:遣常遇春率部接掌城防关键的北大营。原主将韦睿父子似早有所料,未作任何抵抗,平静交出兵符印信,称病归家,置身事外。

大将韩信则统率六十万主力,于京西百里外扎营,虎视眈眈,静待最终号令。霍无忌本人,仅带一万精锐亲兵,在王保保、郭嘉及李存孝、李元霸等心腹猛将的护卫下,昂然进入帝都。

然而,他并未直扑皇宫,反而显得从容不迫。先命姚广孝召集内阁,传达意图,自己则策马回到了那座象征着霍氏权柄与荣耀的镇东王府。

府邸深处,祠堂肃穆。老太君在历任王妃的陪伴下,于此静候。香火缭绕中,霍无忌对父祖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老太君苍老而沉稳的声音方才响起:

“外面的风言风语,可是真的?”

“是真的。”霍无忌转身,目光如磐石般坚定,“孙儿心意已决。”

老太君轻哼一声,杖头顿了顿地:“这一步踏出,便是‘乱臣贼子’,千秋史笔,恐难逃不忠不义之骂名!”

“祖母,成王败寇!史书从来由胜利者书写。待孙儿登临九五,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呵,倒有几分枭雄气概!”老太君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笑意,她缓缓起身,望向那一排排冰冷的牌位,声音带着积年的悲怆与隐忍,“满门忠烈,世代称颂……可谁又懂得,这忠烈之名背后,我霍家一门霜寡的凄凉!”

她的目光逐一拂过牌位上的名字:“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个个英雄了得,纵横沙场,万夫莫敌!最终却都未能马革裹尸,尽数折损于朝堂的阴谋与帝王的猜忌之下!九泉之下,你们可曾后悔过当年的‘忠’字?”

此言一出,侍立一旁的大王妃、二王妃,以及霍无忌的生母永平公主,无不掩面低泣。历任镇东王死因蹊跷,老太君暗中查探多年,证据早已指向皇室,这份血海深仇与切肤之痛,王府已隐忍太久。

老太君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决然道:“罢了!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今日你之抉择,便是我镇东王府最终的意志!无忌,放手去做吧!但切记——要做一个明君!”

“孙儿,谨记祖母教诲!”霍无忌深深一揖。

退出祠堂,霍无忌回到内院。如意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