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李靖的决择(第1页)

长安城,李靖帅府。

李靖的目光,缓缓扫过案几上那方触目惊心的物事——一条素白绫带,上面以暗褐色的血迹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由大夏太后与幼帝血书而成的“衣带诏”。

而后,他的视线抬起,落在面前这位风尘仆仆、目光却清澈而坚定的不速之客身上——蜀汉军师,徐庶徐元直。

“徐先生,”

李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您身为蜀汉股肱之臣,深受刘皇叔与诸葛孔明信重,不在成都运筹帷幄,却为我大夏之家事,不辞辛劳,千里奔波,甚至甘冒奇险,亲入这长安帅府……这份‘热心’,着实让李某……深感意外,也颇费思量啊。” 话语客气,内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疏离。

徐庶深深一揖,神态不卑不亢:“元帅明鉴。元直此番冒昧前来,确有为蜀汉考量之私心,不敢隐瞒。那霍无忌,生性好战,性如豺狼,残暴不仁,野心勃勃!纵观其行事,若任由其篡位成功,以他穷兵黩武之性,国内稍定,不出三年,必会挥师南下,兵发川中!届时,我蜀中百姓难免生灵涂炭,天下亦将再陷烽火!元直此举,既为全朋友之义,亦是为保蜀地一方安宁,不得已而为之!”

李靖闻言,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似笑非笑:“哦?那依先生之高见,李某……当如何自处?”

徐庶目光灼灼,踏前一步,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鼓动人心的力量:“自然是顺应天命民心,高举义旗,出兵平叛!揽狂澜于既倒,扶社稷于倾危!以元帅之威望,携雷霆之师,封锁要道,阻霍无忌于国门之外,迎太后陛下还朝正位!此乃不世之功,足以名垂青史!难不成……”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锐利,“元帅竟愿与那霍逆沆瀣一气,坐视他祸乱朝纲,篡夺夏室?”

见李靖眼神骤然转冷,徐庶深知适可而止,立刻转换策略,语气放缓,却更显诛心:“亦或者……元帅是担心,麾下雄兵,挡不住霍无忌那所谓的百万凯旋之师?若真如此,元直倒是多言了。”

“哼!”李靖冷哼一声,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自然流露,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徐先生不必以言语相激。霍无忌是摄政王,总揽朝政,节制天下兵马,其位份尊崇,人所共知。如今仅凭先生一面之词,加上这一纸……”他目光扫过血诏,“……又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他确有谋反篡逆之心?兴兵之事,非同小可,岂能儿戏?”

“元帅何必自欺欺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