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的登州【三】(第1页)

杨元嗣很是吃惊,他想到多,但是想不到有这么多。

这可是真的钱罐子啊。

赵纬纶说道:“大王知道大宋岁入多少吗?”

杨元嗣摇了摇头,这个他实在是不清楚,

但是登州一年赋税绝对到不了二百万贯。

赵纬纶说道:“整个朝廷的赋税大约在8000万贯左右,这些钱多数出在商税和田税上。”

“咱们要是将商路完全打通,年收估计两千贯还是有的。”

杨元嗣顿时喜上眉梢,这个收入可谓是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不过,你说的完全打通是什么意思?”

杨元嗣惊喜过后,也听出了赵纬纶话里别的意思。

赵纬纶说道:“你这次来没看见阮仲和阮通吧?”

杨元嗣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也是心大,这两人确实没有在郡王府。

阮仲和阮通从泉州回来以后,拼了命的造大船。

他从老家带回来的水手有一千多人,登州自古靠海吃饭的人也很多。

阮通造船的手艺在北宋来说是顶尖水准,能够亲手制造一艘大船,是他的梦想。

只是大宋最优秀的船工和资源都在明州,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造船厂能够生产神舟。

神舟船长十几丈,宽快到三丈,是当时最大的海船。

造这样的海船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是海量的,也只有朝廷能够支持。

阮通连想也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够亲手制造神舟。

等到了登州阮通才发现,杨元嗣的势力甚至超过了大宋朝廷。

阮通的野心也大了起来,他要造比神舟更大的船。

他在明州见过一种木兰舟,比神舟还要大,大宋从来没有过如此巨舰。

本来阮通在家造舟造的好好的,阮仲浑身是伤的赶了回来。

这下不光是阮通,呼延庆也吃了一惊。

要知道阮仲的海船挂的可是大宋水师的旗帜,在这渤海湾里可没有人敢招惹。

阮仲确实也不是在渤海里出的问题,他出事情的地方是泉州。

本来阮仲从三佛齐买了满船的瓷器和丝绸,又装满了上好的胡椒和香料。

本想着等回到登州又能大赚一笔,哪里知道在泉州的海面上出了问题。

袭击他们的也是老熟人:曹蛟。

方腊起事失败后,曹蛟索性带着他的水师从大江入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