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被张全一连串的驳斥说得有些哑口无言。
他常年带兵,思考方式更直接,只想尽快解决“无人可用”的问题,确实没深思这背后的长远隐患。此刻听张全剖析,才觉出其中厉害,脸上不禁有些讪讪。
唐展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张大人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见。乡绅荐人,易成门阀之始。前朝乃至大夏初期,皆受此困。不过……”
他话锋一转,“邵大人急于为大帅分忧的心情,亦可理解。或许,可加以严格限制?”
严星楚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张全说的道理,他何尝不懂。乡绅宗族势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快速稳定基层;用不好,就是埋下分裂和腐败的祸根。他现在急需人才,但不能饮鸩止渴。
邵经的建议,出发点是为公,是想解决问题,但略显莽撞。
张全的反对,理由充分,切中要害,是负责的表现。
唐展则在寻找折中的可能。
作为统帅,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决定。
良久,严星楚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他看向邵经:“老邵,你的心是好的,是想尽快给地方配上管事的人,这点我知道。”
邵经连忙拱手:“大帅明鉴,末将确是此意,思虑不周,险些误事。”
严星楚摆摆手,示意他不必自责,又看向张全:“张大人,你的顾虑非常对!乡绅荐官,弊大于利,此风绝不可长,更不能成为定制!鹰扬军的根基,不能坏在这上面。”
张全松了口气:“大帅明察!”
但严星楚话锋一转:“然而,唐展说得也有理。非常之时,或可行非常之法,但必须加以枷锁,严加防范。”
他目光扫过三人,做出了决断:“乡绅推荐,可以试行,但仅限于最低级的佐贰吏员,且必须满足以下铁律!”
他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一,所荐之人,绝不可在本乡本县任职!必须异地为官,百里为最低限!此举是为切断其与地方宗族的直接联系,防止其相互勾结,也让我等便于监察。”
“第二,荐人者需立下担保书!所荐之人,若在任上贪赃枉法、渎职怠政,荐主连坐!轻则罚没钱粮,重则削夺其乡绅身份乃至问罪!让他们不敢随意举荐无能无德之辈!”
“第三,所有被荐者,需至洛东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