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同窗邀请(第1页)

秋去冬来,很快日子一天天越来越冷了。赵氏蒙学的青砖小院里,那棵老银杏叶子也早都落光了。

学堂正中,已经添了两个小小的黄泥火炉,炉膛里烧着廉价的木炭,但是仍然还是感觉到寒冷。

王明远搓了搓冻得有些发木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张粗糙的草纸。

他专注地临摹着赵夫子今日新教的几个字,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赵夫子踱步经过,目光在王明远笔下的字迹上停留片刻,那张沉静的脸上,难得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这孩子,习字的天赋和那股子沉静的韧劲,确实出乎他的意料,短短数月,竟已能在这粗劣的草纸上写出这般工整的字迹。

他这段时间也和学堂中的人都混熟了,过了年后,前排那三个年纪最大的学童便要离开了——一个在县城的米行寻了个记账的活计,一个去了邻镇的布庄,还有一个,据说托了远亲的关系,要去府城一家当铺做学徒。

而他反倒是和那个第一次来学堂看到的小胖子变得很熟悉而且聊得来,和其他沉默寡言、只知埋头苦读的农家子弟不同,张文涛身上有种天然的、未被生活重担磨灭的活泼。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两人竟渐渐成了这小小学堂里最谈得来的朋友。

“喂,明远,看!”午休时分,张文涛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袖子里滑出一个小巧的油纸包,里面是几块撒着芝麻、散发着诱人甜香的酥糖。

“我娘让人新做的,尝尝?”他胖乎乎的脸上满是分享的喜悦。

王明远没有其他孩子那种拘谨和推拒的羞涩,很自然地拈起一块放入口中,酥脆香甜瞬间在舌尖化开。

“嗯!真好吃,替我谢谢伯母。”他笑着道谢,隔天便从家里带了块赵氏精心腌制的咸菜肉丁饼子回赠。

张文涛也不嫌弃这粗粝的农家食物,啃得津津有味。一来二去,分享食物成了两人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友谊也在这一糖一饼的交换中悄然滋长。

王明远也从张文涛絮絮叨叨的话语里,拼凑出了他的家世。

镇远镖局——镇上乃至附近州县都赫赫有名的镖行,竟是他家的产业!

张文涛是家中独子,上头还有个已出嫁的姐姐。父亲常年带着镖师走南闯北,押镖行商,足迹遍布数省。祖母年迈恋旧,母亲也孝顺,加之镖局根基在此,故而一直未举家迁往更繁华的省城。

少了父亲的严厉约束,祖母和母亲的宠溺,再加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