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核火焚仲达 雨师显真容(上)(第1页)

第三十五回 上方谷核火焚仲达 葫芦峪雨师显真容

第一节 布阵谷中·诸葛亮上方谷布火灵核阵

建兴十二年秋,祁山云雾缭绕,如万马奔腾之势漫过峰峦。五丈原蜀军大营内,诸葛亮凭栏而望,手中羽扇轻拂,眸中似有星辰流转。案头军图上,渭水如银蛇蜿蜒,北岸营垒棋布,司马懿的龟缩之策令战局陷入胶着。忽有西风卷动帐角,军师指尖轻叩图上“上方谷”三字,若有所思——此谷形如葫芦,藏于秦岭褶皱之间,正是天造地设的熔炉。

“来人,唤伯约入帐。”诸葛亮声如洪钟,却掩不住眼底疲惫。姜维掀帘而入,甲胄上犹带晨露,见军师眉峰微蹙,忙单膝跪地:“丞相唤末将,可是破敌之计已成?”诸葛亮颔之,羽扇轻点地图:“仲达坚守不战,吾当以‘饵’诱之。明日你引五千老弱之兵,旗号东指西晃,做出粮草不济之态。切记,行至上方谷口,须作惊慌溃逃之状,不可有半分破绽。”姜维领命时,见军师袖中滑出半卷竹简,上书“火灵核阵”四字,墨痕犹新。

次日辰时,秦岭道上尘烟初起。姜维率军前行,故意令士卒拖枪曳戟,旗帜倒持,行伍间偶有“粮食已尽”的私语传开。早有细作飞报渭水营寨,司马懿踞胡床之上,执卷的手指忽然顿住。“报——蜀将姜维率疲兵出哨,军容不整,似有退意!”探马声音未落,司马昭已按剑而起:“父亲,此乃天赐良机!蜀军久战粮绝,正可趁其乱象掩杀!”司马懿抚须不语,目光掠过案头“慎战”二字条幅,忽闻帐外雁鸣南去,心中一动。

巳时三刻,上方谷口。诸葛亮坐于谷口高岗之上,身后二十童子持幡而立,幡上八卦纹样随山风翻卷。但见谷中草木葱茏,松涛阵阵,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中间狭道仅容三马并行。军师屈指一算,忽闻山下马蹄声疾,抬眼望去,姜维军已狼狈奔来,身后尘头大起,隐约可见魏军旗号。“时机已至。”诸葛亮低吟一声,袖中铜铃轻响,谷中顿时传来石碌转动之声——预先埋入的灵核阵眼,已悄然激活。

司马懿勒马谷口,望着前方抱头鼠窜的蜀军,心中疑虑未消。忽有狂风自谷中涌出,携来一丝焦糊之气。“父亲,谷中必有伏兵!”司马师骤马近前,话音未落,却见姜维军突然转向,竟向谷内逃去。司马懿目光一寒,断喝:“追!纵使有伏,吾三万铁骑亦能踏平此谷!”令旗挥处,三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入谷中。

诸葛亮见魏军尽入毂中,羽扇重重挥下。但见谷口两侧,无数滚木礌石自天而降,瞬间封死谷口。与此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