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衡水市《饶阳县》(第1页)

饶阳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最北部,其东西宽25千米,南北长29千米,区域总面积573平方千米 ,虽地域面积不大,但在这片土地上,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风情。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饶阳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大禹定天下为九州时,饶阳故称饶地,包括今天的合方区和留楚乡,当时属冀州。春秋时期,这里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其归属不断更迭,先属齐国,后属赵国,齐赵两国灭亡后又属燕国 。

秦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秦朝,推行郡县制,饶地属钜鹿郡。西汉初年,饶阳县正式建立,县治在今故城村,因县城南有饶河,“饶河之阳”故而得名饶阳,仍属巨鹿郡。东汉初期,饶阳改属冀州安平国。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国被废,饶阳改属博陵郡。两晋北魏时,饶阳属定州博陵郡;北齐后周时,饶阳属幽州总管府博陵郡 。

隋朝建立后,饶阳属冀州河间郡。开皇三年(583年)罢郡设瀛洲,饶阳归属瀛洲;大业三年(607年)恢复郡制,饶阳又属河间郡。唐朝初期,饶阳属瀛洲,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河北道深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深州被废,饶阳归属瀛洲;宝应元年(762年)置成德军节度使,领恒、定、易、赵、深五州,饶阳属成德军深州,天佑二年(905年)改成德军为武顺军深州,直至唐亡 。

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饶阳先后归属于不同的政权,当时归成德军深州,晋天福七年(947年)改属顺国军,晋天福十二年(947年)仍属成德军 。

宋朝初年,废军制为州、县制,饶阳属河北道西路深州。靖康元年(1126年),饶阳被金国占领,属河北道东路深州 。

元朝时期,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深州被废,安平升为南平州,饶阳属安平州;太宗七年(1235年)废南平州,饶阳属河间帅府深州;中统二年(1261年),饶阳属正定府晋州 。明朝灭元朝后,饶阳属真定府晋州,嘉靖年间,真定府改为正定府,饶阳仍属正定府晋州,这种归属一直延续到清初 。清军入关后,饶阳依旧属正定府晋州;雍正二年(1724年),饶阳改属深州 。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饶阳属直隶省深州;1913年废府、州为县,饶阳属直隶省范阳道,次年改为保定道,饶阳又属河间道 。1938年,国民党政府重建,改直隶省为河北省,饶阳由直隶省领导;1937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