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全县总面积609平方千米,2022年末常住人口人 。这里历史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中国当代国画艺术大家马泉先生的故乡,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葡萄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清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境内已发掘的东马峪古文化遗址、马家坡古文化遗址、都沟古文化遗址和新民遗址,均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为这片土地的文明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证据。
春秋时期,清源、徐沟为祁氏邑。后来晋灭祁氏,魏献子为政,分其地为七县,梗阳县即为如今的清源县,而涂水县则在徐沟附近。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清源正式置县,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徐沟县设立。此后,两县在历史的长河中互为分合、相互依存。金兴定四年(1220年),清源升为晋州,到元代又废州复为清源县,元明清时期均保持清源县建制。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源降为乡,隶属徐沟县管辖,不过在民国元年(1912年)又恢复清源县建制,可在民国四年(1915年)再度降为镇并入徐沟县,直至民国六年(1917年)再次恢复清源县。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清徐县,县城设在清源镇。
清徐有着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首先是尧文化。尧帝作为华夏部族的重要首领,其初都便在清徐孟封镇尧城村,这里是早期唐国都城。尧城现存明代复建的四合院庙宇,前有牌楼,后有尧王殿,侧有配殿。据《清源乡志》记载,尧王初为部落首领时建都于此,尧城是清徐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见证,与临汾尧庙一样,都是人们祭祀尧帝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醋文化在清徐同样源远流长。相传清徐醋始于尧帝时期,距今已有4000余年。最初,尧城一带生长的“荚”这种酸性植物被用于制醋,开创了制醋先河。随着时代发展,从夏商周时期利用粮食发酵酿酒造醋,清徐民间酿醋规模逐渐扩大。春秋到汉朝时期有所发展,唐、宋呈现兴旺之势,明、清更是进入鼎盛。清徐醋业在酿造工艺创新(淋醋、熏醋、陈酿)、饮食调味改善、医药治疗提供、人类健康增强以及饮食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2006年5月20日,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徐也被誉为“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