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1页)

在吉林省的东部,有一片充满独特魅力的土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它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罗先市相望,西临吉林省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如一座天然的文化与地理交汇的桥梁。全州总面积.4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下辖延吉、珲春、图们、敦化、龙井、和龙6个县级市以及汪清、安图2个县,首府为延吉市。

一、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文化脉络

延边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远古时期。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5万—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在此迁徙居住,和龙大洞遗址和“安图人”洞穴遗址便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到了公元3000年—公元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龙市兴城遗址展现出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描绘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轨迹。

上古虞时,延边属息慎;夏至周时,属肃慎(亦称稷慎);秦汉时,属北沃沮。唐朝时,延边地区归属渤海国,渤海国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对延边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在敦化市还能看到渤海国的历史遗迹,如渤海国墓群,这些遗迹见证了当时的繁荣昌盛。辽金(宋)时期,这里曾建立过短暂的东夏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延边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元、明、清等朝代,中原王朝对延边的治理不断加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清末,大批朝鲜人因饥荒冒禁越境迁入延边,与“闯关东”的汉族、当地的满族等其他民族共同垦荒生产,逐渐形成了多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这种民族融合不仅丰富了延边的人口构成,也为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造就了如今延边独特的文化风貌。

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活力边疆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政治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以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和促进地区的和谐发展。自治州政府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曾连续五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

在经济发展方面,延边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农业上,盛产人参、木耳、松茸、桑黄、松子、林蛙、大米、鲜食玉米等优质林农产品。延边是百草之王——人参的主产区,现有人参(园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