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实验室的绿意与雨天的咖啡香(第1页)

阳春三月的午后,阳光正好,透过生物实验室那排巨大而洁净的窗户,洒下大块大块明亮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混合着泥土的微腥和植物特有的清新气息。窗台上、置物架上、专用光照培养箱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形态各异的盆栽——叶片肥厚碧绿的多肉、叶片边缘带着精致小苗的落地生根、细长垂落的绿萝、以及一株株正在培养皿中展现出不同生长状态的豌豆苗。整个实验室被盎然的绿意包围,生机勃勃。

林雪萍今天没穿往常规整的职业套装,而是一身清爽的浅杏色针织衫配米色休闲裤,头发松松地挽了个髻,几缕碎发落在颈边,增添了几分柔和。她正微微俯身,专注地指导着面前的学生。

“对,就是这个角度,光敏传感器的固定位置一定要精准,距离植株顶端保持恒定五厘米,不能有丝毫偏差。环境变量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干扰最终数据的可靠性,尤其是在这种需要高度精准度的自主研究项目中。”林雪萍的声音清晰而温和,指尖轻轻点了点许清瑶手中正在小心调整位置的微型传感器支架。

许清瑶连连点头,秀气的眉毛因为认真而微微拧着。她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色实验服,卷起的袖口露出纤细的手腕。为了校科技创新大赛准备的“不同光质对多肉植物叶绿素合成与显色影响的智能监测研究”项目已经到了搭建自主实验装置的关键阶段。实验台上散落着各种导线、传感器、不同颜色的LED灯珠和一块主控板。这个项目的创意就源自林雪萍一次课堂上提及的光合作用拓展知识,当时她在笔记本角落随手画的构想草图,如今正在导师的帮助下一点点变成现实。

“嗯,林老师,我明白了,恒定和精准是核心。我再用水平仪校准一下。”许清瑶的声音透着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是她第一次独立承担一个需要如此技术含量的项目,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很好,细心点。”林雪萍赞许地看着她,又补充道,“控制逻辑的程序模块都测试过了吗?不同光质的切换时间点、光照强度的精确控制,这些是实验自动化运行的神经中枢,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昨晚江韵华帮我跑了两遍代码模拟测试,找到了两处逻辑嵌套错误,都改好了。”许清瑶下意识地回答,脸颊微微红了一下,随即补充,“他…他刚好对嵌入式这块比较熟。”提到这个名字时,她眼神里飞快地掠过一丝光芒,快得几乎捕捉不到,但林雪萍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份依赖和信任。

“噢?”林雪萍不动声色地挑了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