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彻底褪去了残冬的料峭,只剩下和煦与温柔。林雪萍的生物教研组办公室窗户洞开,明亮的光线流淌进来,给桌面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各种教材、实验数据和几份待批改的植物观察报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烘焙过的纸张和窗外新发芽的嫩叶的清新气息。
刚刚结束一堂关于叶绿素提取验证实验的课后,林雪萍并没有立刻开始批改作业。她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新收上来的一批植物标本——这是给高二年级接下来要学习的植物分类学单元准备的直观教具。她穿着简单的浅蓝色衬衣,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指腹捏着细长的镊子,轻轻地将一张质地较薄的叶片标本从不慎粘在一起的两张纸中间剥离出来。动作专注而耐心,阳光勾勒着她沉静的侧脸轮廓,低垂的眼睫在下眼睑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
工作让她充实,但这种近乎机械的整理,也给她此刻紧绷的心弦带来了一丝平静的慰藉。学校一年一度的“科学创新展示周”即将拉开帷幕,作为校生物竞赛组的指导教师和生物教研组骨干,她需要统筹多项工作,审阅学生提交的各类创新项目计划书——其中包括高二(3)班许清瑶牵头的一个课题。
想到许清瑶,她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张与窗外明媚春光相得益彰的、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这女孩不仅容貌出众,思维更是活跃敏捷,常常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尤其在与植物相关的领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美学触觉。林雪萍很欣赏她,也乐于培养她。只是许清瑶提交的那份关于微型生态循环艺术装置的创意计划书……内容颇为大胆新颖,但涉及的技术细节和可行性论证还略显单薄。林雪萍已经做了详细批示,打算下午放学后找她面谈指导。想到这个面谈,林雪萍心底除了教师的职业期待,还悄然掠过一丝微妙的情绪——这情绪与她正整理着的其中一片精致如同蝴蝶翅膀的红色鸡爪槭标本,似乎都关联着同一个高挑的、经常出现在许清瑶身边的少年身影:江韵华。
就在她指尖的镊子刚将那片珍贵的槭树叶片成功剥离出来,轻轻吁了口气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笃笃”敲响。节奏沉稳而熟悉。
“请进。”林雪萍扬声应道,心中已经有了预感。
门被推开,江明华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资料袋走进来。他今天没穿正装,简单的深灰色棉质休闲西裤搭配浅杏色长袖T恤,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整个人透着工作告一段落的从容与松弛。他目光精准地落在林雪萍刚脱险的那片枫叶标本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