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阳光已有了些许力度,透过教学楼旁高大香樟树新生的、嫩绿的叶片,在干净的水泥路面上投下细碎而晃动的光斑。周五下午的校园,空气里飘浮着一种周末将至特有的、轻快而松弛的气息。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悠扬地回荡,各个教室的门相继打开,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出,谈笑声、脚步声、书包拉链开合的声响瞬间充满了走廊。
高二(三)班的教室里,人群渐渐散去。林雪萍站在讲台边,不疾不徐地收拾着教案和生物课本,耳边听着学生们关于周末计划的零星讨论。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靠窗的那个位置。
江韵华正利落地将最后一本习题册塞进略显陈旧但洗得干净的书包,拉上拉链,动作干脆。他似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侧过头,对身旁正在仔细地将画笔一支支收入笔袋的许清瑶低声说了句什么。许清瑶今天扎了个清爽的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颈部线条,穿着一件浅杏色的针织开衫,闻言抬起头,嘴角弯起一个明媚的弧度,点了点头。
林雪萍看着这对年轻人,心里微微一动。自从上次在快餐店偶遇他们熬夜修改参赛方案后,她能感觉到,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那种默契,不再仅仅局限于学习伙伴或者工作搭档,而是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属于青春情愫的朦胧光泽。作为老师,也作为某种程度上看着他们成长的“姐姐”,她乐见其成。毕竟,江韵华的踏实专注,许清瑶的聪慧灵动,确实是相得益彰。
她拿起自己的东西,正准备离开教室,江韵华却和许清瑶一起走了过来。
“林老师。”江韵华开口,语气带着尊重,也有一丝熟稔,“周末……您和我哥,有安排吗?”
林雪萍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他们:“暂时还没有特别的安排。怎么了?”
许清瑶接过话头,声音清甜悦耳:“林老师,是这样的。下下周不是有校园开放日暨艺术节吗?我们学生会负责的一个互动体验区,想做一个‘微观世界’的主题,用超轻粘土制作细胞器、DNA双链模型什么的,让来参观的初中生和家长们动手参与。我们试做了几个样品,但总觉得……不够生动有趣。”她说着,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帆布包里,小心地拿出几个用透明小盒子装着的、色彩缤纷的粘土模型。有圆圆的线粒体,有内质网,还有一小段扭扭歪歪的DNA链。创意很好,手工也细致,但在造型和色彩搭配上,确实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像是标准的教学模型,少了点吸引眼球的“艺术感”和“可爱度”。
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