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师父,徒儿斗胆问一句,您想要吗?(第1页)

就在宁国公即将启程离京之际,林向安收到了赵泽的生辰宴请帖。

名义上虽是为庆生,但听说邀请了众多宾客。

在这等敏感时机,显然别有深意。

宴设在宁国公东府。

那日,林向安带着林桥前去赴宴。

方至府门,正好遇上郑佑与杨道同行而来。

三人目光一触,皆带笑意。

“林兄,”杨道率先打破沉默,语带几分揶揄,“久违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林向安微微一笑,拱手回礼:

“杨兄过奖了。倒是你才名远播,文采日盛,令人钦佩。”

两人客气寒暄。

语气和煦,心底却各怀思量,

随同管家入了东府。

在这个节骨眼上,赵泽作为宁国公府的嫡系,还高调设宴庆生。

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姿态。

被请之人,来与不来,都是一种表态。

有人谨慎非常,会提前一日便派人送上厚礼,附一封“病告”,言辞恳切:

“身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既表敬意,又避嫌疑。

也有人干脆无视请帖,既不送礼,也不致歉。

此等行为,态度傲慢无礼。

就是趁机落井下石,给宁国公府添堵。

一般都是宁国公府有怨的家族。

而那些最聪明的人,则本人称病不出。

却让家中子侄或夫人代为赴宴,并送上不失体面的礼物。

此举既不让新皇疑心,又不与宁国公府彻底翻脸,留足了日后回旋的余地。

林向安在府门口碰到郑佑、杨道的家族,便是这类聪明人。

宴席设在水榭之中,丝竹悠扬。

宾客满座,热闹的气氛里却隐隐透出一股压抑的沉重。

赵泽随着长辈周旋于宾客之间,举止从容。

笑语得体,杯盏往来间显得风度翩翩。

众人谈笑风生,目光却时不时掠向几处显眼的空席,心中各有揣度。

林向安被安排在郑佑、杨道身侧,三人举杯寒暄,语气平和。

眼神却不约而同地扫过院中种种微妙的细节。

徐言恭、李景昌这两位昔日与赵泽交好的少年,此刻却未现身。

郑佑、杨道也绝口不提二人。

倒是其他官宦子弟来了不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