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出使(第1页)

“也就是说,现在民间流通的有三千万贯,朝廷留一千万贯,其余封存起来用来和别国通商。”

李世民皱眉。

大手大脚惯了,一下子国库就只有一千万贯。

大军军饷一发,国库不得空虚了。

东北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一千万贯可能都不够发军饷。

“最多可留两千万贯,毕竟吞并吐谷浑和辽东那边三国后,大唐人口会增加不少。”

叶尘算了一下,一千万贯确实不够用。

大唐之前穷的,因为李渊改革了货币,民间无钱,大多靠以物换物,现在推行唐币后,交易情况才好起来。

“辽东战事结束后,大唐得好好发展几年了,兵部,辽东那边如何了?”

李世民眉头紧皱,不能再大手大脚花钱,难受啊。

“回陛下,传来消息,秋收已毕,大军已在驱赶高句丽平民入半岛,倒暂时不用担心那边的粮草供应。”

“吐谷浑那边,粮仓为大军掌控,暂时也不用担心粮草供应。”

“只是吞并后,大唐肯定要支援粮食。”

李靖汇报道。

李世民眉头紧皱,好像这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

“陛下,关内旱情愈演愈烈,各地传来奏报,河北、河南、山南,今年几乎都没下雨,水位下降,恐怕明年这三地也会生旱情。”

柴绍语气沉重的禀报。

“可恶。”

李世民脸色难看起来,这三州可都是产粮重地啊。

一旦干旱,必定粮食产量锐减,对大唐影响巨大。

该死的老天爷,尽跟他作对,若无旱灾,大唐现在绝不至于压力这么大。

“还有一个办法解决,吐谷浑和辽东没受干旱影响,明年开春之前征服,在两地种上高产农作物。”房玄龄开口道。

“吐谷浑好说,马上入冬了,辽东那边冰天雪地的,难以展开作战,恐怕很难在开春之前拿下。”李世民皱眉道。

环境和气候的问题,投入再多兵力也没用啊。

“只要堵在半岛上就行,可以慢慢打,不急,高句丽在东北的土地听说很肥沃啊,可以调一部分百姓过去,带领突厥族耕种。”

“此外可出使南中,发放高产粮种给南中,我有一计,可让南中完全融入大唐。”

叶尘开口道。

南中就是云南,归降大唐,作为附属国,受剑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