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贞观朝第三届科举会试开始了。
同时,薛万彻、苏定方等众将也抵达长安。
第二天朝会,众将上朝。
“召你们回来,是因为很快大唐和西突厥会有一战,西突厥三万骑兵驻扎北海那边,欲剿灭薛延陀。”
“朕要收降薛延陀,势必会和西突厥起冲突,朕要你们一仗打得西突厥不敢再惹大唐,必须赢得漂亮。”
“侯君集已经统五万神机军开拔至定襄备战,河西走廊、河套、青海道,能集结八万骑兵,加上鼓旗军、左骁卫助战,共计十五万兵力。”
“西突厥这次出动八万兵力,三万在北海那边,五万在金山之西蓄势待发,朕要你们重创西突厥大军。”
李世民神采飞扬的告知,如此多身经百战,足以名垂青史的名将在,打输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是。”
众将齐应,士气冲天,目光坚毅,输也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诸将听令,卫国公李靖为主帅,坐镇调度,卫国公你明白朕的意思吧?”李世民道。
“明白,陛下的意思是我坐镇后方兜底,这一仗由诸将打,磨炼诸将。”李靖瞬间会意。
“不错,卫国公真乃朕知己也。”李世民大赞。
“燕郡王李艺、河间郡王李孝恭为副帅,与卫国公一起制定战术,坐镇指挥。”
“苏定方、张士贵、薛万钧、张亮、突利为五军主将,侯君集为神机军主将。”
“张公瑾、公孙武达统陌刀军和横刀军同往,阿史那忠、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独孤彦云、常何、李孟尝、秦怀安、薛万彻、冯立、戴义、李君羡、程咬金为副将。”
“长孙顺德、刘弘基、颜时相、段志玄为监军。”
“朕给你们自行决策之权,朕只要你们赢,赢得漂亮。”
李世民安排道。
毕竟他也身经百战,太知道战场随机应变的重要性。
尤其在草原上作战,敌军全是骑兵,机动性高,移动速度快,等朝廷决策,根本来不及。
至于造反,不存在的。
造反需要理由的,师出有名。
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威望如日中天,谁敢造他的反,以什么理由造反?
“是。”
武将士气更加高涨,这是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而这也是他们最想要的。
需等朝廷命令,处处掣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