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这西瓜现在市面上是怎么卖的?”李世民打听起来。
“回陛下,西瓜少,大家抢着买,价格不低,二十文一斤。”
掌柜回道。
“精细粮也才四文一斤,够贵的。”
李世民感叹,这种西瓜可比种粮食赚钱呐。
“种西瓜伤田,种三年西瓜得养两年田,不卖贵点得亏死。”叶尘道。
“哦,还有这事,你跟人家说了?”李世民一愣。
“没有,我最近才发现的。”叶尘摇摇头。
他确实不知道这事,后来才发现的,种了三年西瓜,后院种出来的菜又瘦又小,养了两年田才恢复过来。
“你这不坑人吗?”李世民乐了。
“我之前也是第一次种西瓜,不知道啊,再说他们卖西瓜也不少赚,亏肯定不会亏。”叶尘耸耸肩。
“这事得昭告天下,否则百姓看西瓜值钱,大量种植就麻烦了。”李世民道。
很快,菜陆续上来了。
“到底是细盐做的,味道比粗盐好得多,粗盐带有苦味。”
孙思邈评论道。
“是啊,你一天琢磨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琢磨一下炼盐法。”李世民看向叶尘。
“现在的炼盐法没有问题,主要问题是引火之物有限,海里有的是盐,问题是煮海水需要大量柴火,成本高。”
“现在发现大量煤矿,引火之物是不缺了,但煤炭死沉,运输成本高。”
“只要改善运输,降低成本,用煮盐法提炼细盐,细盐绝对不缺。”
“工部弄出来的水泥,有望改善交通运输啊。”
叶尘道。
要想彻底改善缺少细盐的状况,还是得靠煮盐法,从海水中提炼。
大唐要做的事太多了。
他物理实在差劲,系统里电力方面的书籍也没有,垃圾系统。
蒸汽动力倒是有,回头把蒸汽机弄出来,然后提出电力这个概念,让其他聪明人去研究吧。
那破系统感觉就像是做实验用的残次品似的,造孽啊。
“嗯,先看看吧,大唐还有太多提升空间,咱们还年轻,还有时间一步步来。”
“来来来,不聊国事,聊点轻松的,不知孙先生今年寿几何?”
李世民好奇问道。
叶尘其实也挺好奇的。
“老朽今年已六十余。”
孙思邈回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