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就有失偏颇了,不可能人人都是汉光武帝和汉明帝,而且每个人面对的局面也不同。”
    李世民不赞同道。
    “也是。”
    叶尘想了想,点点头,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
    “现在的大臣们自不必多说,能力没的说,只是大多年纪大了,老臣们故去之后,大唐如何了?”
    李世民说回现在的话题。
    操心百年之后的事情,没多大意义。
    “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识人的眼光,你选中的那些御郎,扛起了贞观后期的大旗。”
    “如褚遂良、李道裕、崔仁师、戴至德这些,都是贞观后期重臣。”
    “韦挺能力确实不行,全靠关系,但他儿子韦待价厉害啊,还有裴家裴行俭,初唐最后的名将,裴行俭去世后,大唐对外局势逆转。”
    “还有凉州司法参军郭昶,他孙子郭子仪厉害啊,给你大唐续命两百年,要没郭子仪,你大唐早完了。”
    “这些世家,剥削百姓,确实可恨,但人家又确实人才辈出,有很多历史贡献,很难评。”
    叶尘感慨道。
    “给大唐续命两百年?大唐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郭子仪做了什么?”
    李世民眉头一皱。
    “你曾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搞出来的,李隆基要是早死二十年,历史评价可能比你还高,他前半生励精图治,结束李唐皇室乱,把大唐推向极盛。”
    “开元盛世,后来历朝历代都无法达到的高度,然晚年自满,贪淫享乐,骄奢淫逸,霸占儿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烽火戏诸侯有的一拼,因为怠惰搞出来的节度使制度,让地方藩镇不断做大,引发安史之乱,亲手摧毁盛世。”
    “简而言之就是各地节度使权力太大,拥兵自重,节度使能掌管各地的所有事宜,真正的土皇帝,而李隆基贪图享乐,不管不顾。”
    “于是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节度使造反了,山河破碎,盛世大唐瞬间崩溃,天子南逃,要不是郭子仪站出来收拾旧山河,大唐就没了。”
    “郭子仪平内乱,退外敌,威望无双,想做皇帝都能做,但郭子仪没有,行忠臣之事,把山河还给李家,并急流勇退,不让皇帝猜忌,最终位极人臣,极尽殊荣中善终,享大唐太庙香火祭祀。”
    叶尘给李世民介绍起来。
    郭子仪也是世家出身的,太原郭氏,和狄仁杰的家世差不多,发迹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