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长孙无忌又要背锅咯(第1页)

高士廉几人不语,只是一昧点头。

说得很对,但他们没叶尘的胆子说出来。

“比如我们的爵位,肯定都是长子继承,不想其他儿子受苦,我们自然会大力培养,安排好。”

叶尘再举了个例子。

他们都是开国功臣,爵位世袭的。

开国国公、开国侯,这种爵位都是能世袭,与国同休的。

人家帮你家开国,你还不给足够的利益,其他人又怎还愿意为你家卖命呢。

当然,他是没有开国之功的,但他有救驾之功啊,功大莫过救驾,把他定为开国国公,没人能反对。

没有开国头衔的,就只有一世,要么就是赐世削。

比如张士贵,现在也因为战功封了三等国公,但没有开国头衔。

这个几乎不会有了,国已经开完了,想要获得开国头衔,除非救驾,但现在谁能危险到李世民。

张士贵这辈子的目标,也就是争取得个世削,下一代承袭国公爵位,再下一代降为侯,然后伯、子、男。

福泽数代,这数代中再出一个大官,又能让家族继续昌盛数代。

世家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弘农杨氏,祖先杨喜,因为抢到项羽一条腿,得以封侯,利用资源直接干出来一个千年世家。

汉朝最高爵位就是侯,含金量极高,现在的国公就跟那时候的侯爵差不多。

现在侯爵地位跟汉朝没法比,更像是一个衡量标准,一种荣耀,非军功不得封侯,或者有为国为民的极大贡献。

但非军功不得封侯是定死的,军功封侯得世削很容易。

但别的封侯,就是一种荣耀,比如郑元壽的德青侯,个人的荣耀,绝不可能传给后世,爵位一世终,独属个人。

大唐政权太混乱了,代代玄武门之变,官员被迫站队,与国同休的好像没有。

历史上最有名的,得数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靖难功臣张玉,两人的家族都实现了与国同休。

历史上的大唐政权混乱,就不可能有人顶到最后,不站队被疏远,站队不可能次次都站对,无解。

开国爵位可以世袭不削,但前提是后代不被皇帝削。

或犯错,或被皇帝忌惮。

所谓盛极必衰,其实世削反而更稳妥。

但人嘛,总会侥幸地觉得自己会是那个例外。

皇帝也不例外,那些修仙嗑丹药的,就是这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