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朝堂辩论赛(第1页)

“哈哈,好,说得好,孔大人是个明白人呐,不想哭错坟。”

“千年过去,儒家典籍越来越多,到底哪些话是孔圣人说的,恐怕没人比孔家人清楚。”

“千年前,思想启蒙的时代,孔圣人就明白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的道理,圣人就是圣人啊。”

叶尘讥讽起来。

“那你怎么知道你就一定是对的?头发一剪,势必对孝道造成极大冲击,有的口子一开,便再也止不住。”

郑元壽恼火地驳斥。

“这个辩题非常好,真理往往是辩加实践才得出来的,咱们各有各的观点,那就辩一辩嘛。”

叶尘晃着笏板夸赞。

然后对着李世民一拜:“陛下,不知国事可已议完?”

“嗯,已无要事,既然诸卿各持己见,那便辩一辩,朕为主持,支持楚国公的坐右边,反对的坐左边。”李世民饶有兴趣地主持起来。

于是,百官开始换坐。

绝大部分人都坐到左边去。

右边只有叶尘、孔颖达、魏征、太子、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十人左右。

连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都坐到了左边去。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萌发,大秦尊法家而统一天下,以霸道而御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天下却没能统一思想。”

“至汉武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国家的统一。”

“先贤都知道与时俱进,先秦时期萌发思想,汉武帝时统一思想,然后后面的人却不知道了,一昧守旧尊旧。”

叶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错,隋末群雄起义,像极百家争鸣,陛下统一过后,想的是推动国家发展,开创盛世。”

“同理,思想在经过萌发和统一后,是否该推动思想进步,缔造更完美,更璀璨的思想盛世。”

魏征附议。

“那你们想过万一思想崩塌,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吗,就说剪头发这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不管孔圣人有没有说过,但早已深入人心。”

“这一剪,孝道动摇,甚至崩塌,孝道不存,国家大乱。”

郑元壽以后果辩之。

“尝试都不敢,何以进步?”

“秦朝为何能一统天下,源自商鞅变法,如果老秦人不尝试,一直固步自封,秦朝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