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应该多设几个稻种培植基地,不能聚在一起,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万一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就麻烦了。”
萧瑀赶忙谏议。
“附议。”
百官赶忙附议,这事他们绝对支持,因为粮食产量越高,他们受益越大。
“好,这事便由工部负责,农科司增设官员,多设几个司从,负责培植基地,先选培植基地,按照基地数量来增设。”
“另外,多培养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加大研究力度,加强保护措施,严格保密,保护研究人员安全。”
“这样,三省各拟一个章程出来。”
李世民把大纲敲定。
“是。”
三省官员齐声应下。
“陛下,农科司人员为国家做出别样贡献,安国本,他们不适合为官,但应该给予荣誉。”
“臣谏议为他们专门设立勋爵,如国士、院士等等,不为官,但享受俸禄,有突出贡献者封爵,爵位世袭。”
“其子女入太学学习等等,给足他们荣誉、福利、尊重,大大提升他们的动力。”
“不止农科司人员,如匠兵局工匠、医宫医者、水利官员等等,做出利国利民,推动国家发展者,皆可用这一套。”
“努力的终极目标是权利,他们不适合掌权,那就该以利以名为动力。”
叶尘站出来提议。
“封赏应该,但楚国公说努力是为了权利,这话我不认同,简直有辱斯文。”
“比如读书人读书是为了明白事理,是为了文化传承,如果什么事都以利益挂钩,那么人心将变得寡薄,逐利而薄情寡义。”
郑元壽开口驳斥。
“拉倒吧,没有利益谁还努力啊,就说读书,你问问那些读书人,谁读书不是为了能做官?”
“全家拼死拼活供你读书,然后你高风亮节的只是为了传承文化,不能带给家人丝毫回报,你听听合理吗?”
“当然,你出身名门望族,从来衣食无忧,当然体会不到,当然可以追求高风亮节。”
“都他娘的要饿死了,你跟我谈高风亮节?这不就是何不食肉糜吗?”
叶尘恼火地怼回去。
你还给我画上大饼了?
尽整些虚头巴脑的。
“再说难听点,你家那么高风亮节,怎么还个个往官场挤?自己追名逐利,让别人高风亮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