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楚国公府,叶尘便钻入书房研究怎么对付山东士族。
曾经雄心壮志,研究武器,谏议各种强国之策,想着征服世界。
如今却活成自己最讨厌的人,正事不干,一天早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一晃来到六月中旬,大军犒赏完毕,众将带领大军离开,前往各地驻守。
李世民完成了军队改革,把众将的官职都进行了调整。
总而言之就是收拢兵权。
南衙和北衙军基本独立于兵部外,兵部只有管理权,而无调动权等实际权力。
而南衙和北衙也只是起到枢纽权,没有具体权力。
设南衙和北衙府司,南衙府司长孙顺德,北衙府司刘弘基。
李靖依旧是兵部尚书兼任左卫大将军,左卫正将军长孙操,长孙无忌叔父,不用想也知道是用长孙操制衡李靖。
右卫大将军薛万钧,带兵前往朔州驻守雁门关,加封朔州大都督。
张亮被召回,任右骁卫大将军,带兵驻守定襄,加封定襄道大都督。
李大亮任右武卫大将军,带兵驻守幽州,加封幽州大都督。
反正十六卫中的右卫,都派去驻守军事重地,边塞重地派去的都是具有统领才能的帅才。
李艺改封左威卫大将军,留守长安,负责在军事学院教授军事,三个儿子也都留下,跟着李艺在军事学院任教。
北衙那边,禁军、皇城军、御林军、左右屯卫,基本都是李唐宗亲担任,如李神通儿子李道彦,李孝恭兄长李孝基。
对于李唐宗亲,李世民采取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分化政策,拉拢的如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等。
陌刀军归南衙,横刀军归北衙。
然后侯君集统领军机处,军机处主要管神机军。
而兵部主要管地方十二军和突厥突骑卫。
李绩、张士贵、苏定方等为十二军大将军。
张士贵带两军去河套那边养马,训练骑兵。
李孝恭带两军在青海道那边,安修仁兄弟带一军在河西走廊那边,也都在训练骑兵。
大唐现在战马多啊,二十多万匹,大部分都是从东凸厥和吐谷浑搞来的。
然后李绩和苏定方带两军镇守辽东。
李世民在辽东设立安东都护府,李绩任大都护。
在北方设安北都护府,突利为大都护。
历史上,有勇气,有能力大刀阔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