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雅鲁藏布江上升起一层薄薄的晨雾,让对岸的景象显得有些朦胧。
吐蕃大将尚囊,几乎一夜没睡。他不是紧张,而是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渡过江去,将那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汉人军队碾成齑粉。
“吹号!集结!准备渡江!”
尚囊的命令,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苍凉的牛角号声在河谷间回荡,还在睡梦中的吐蕃士兵们纷纷爬了起来。他们迅速地收拾好行装,在各自头人的带领下,开始在江边集结。
数万人的队伍,黑压压的一片,喧嚣声直冲云霄。
他们带来的渡江工具五花八门,有的是简陋的木筏,有的是用几根木头捆绑起来的浮排,但更多的是吐蕃特有的牛皮筏子。这种用一整张牦牛皮制成的筏子,吹足了气,浮力很大,是高原上最常见的渡河工具。
“先锋营!给老子第一个冲过去!谁第一个登上南岸,赏牛百头,羊千只!”尚囊骑在马上,挥舞着马鞭,大声鼓动着士气。
“噢!噢!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先锋营的五千名士兵,发出了野兽般的嚎叫。他们是尚囊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将牛皮筏子推入江中,手脚并用地划动着,向着南岸冲去。
一时间,宽阔的江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不清的牛皮筏子和木筏。每一个筏子上,都挤着三五名甚至七八名吐蕃士兵。他们挥舞着兵器,大声叫骂着,仿佛南岸的敌人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尚囊看着这“万帆竞渡”的壮观场面,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吐蕃勇士的气势!什么埋伏,什么陷阱,在这种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笑话!”他对着身边的副将,得意地说道。
副将也连连点头称是,心中的那点疑虑,早已被眼前的景象冲得一干二净。
而在江对岸,南岸的山林之中,却是死一般的寂静。
孙寒、岳飞、刘伯温三人,正并肩站立在一处最高的山丘上,冷冷地俯瞰着江面上那黑压压的一片。
在他们周围,一名名背嵬军士兵和新军弩手,早已依托着工事,张开了弓,架好了弩,冰冷的箭头,直指江心。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等着主帅的一声令下。
“主公,敌人的先锋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最佳射程。”岳飞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他的手,已经握住了令旗。
孙寒的目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