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打算清君侧(第1页)

渭水前线的惨败,如同一阵寒风,吹遍了整个关中。

长孙冲率领近万大军,在一个时辰之内,全军覆没。这个消息,让原本就人心惶惶的长安城,雪上加霜。

长孙府内,当长孙无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位在朝堂上翻云覆覆雨的赵国公,只感觉眼前一黑,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几岁。

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不仅打了败仗,丢尽了长孙家的脸面,还成了整个大唐的笑柄。更重要的是,他这一败,让李靖彻底掌控了军权,也让朝中那些主战派,彻底没了声音。

长孙无忌知道,他,乃至整个关陇世家集团,在这次的军事博弈中,已经输得一败涂地。

然而,对整个大唐来说,更大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渭水前线的时候,一支被他们忽略了的力量,正在大唐的腹心之地,掀起一场致命的风暴。

郑和,以及他麾下的五万水师。

这支舰队,从雅鲁藏布江出发,顺流而下,进入了错综复杂的川蜀水系,然后,再汇入长江。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

当那上百艘悬挂着“汉”字王旗的巨型战船,出现在长江江面上时,沿岸的唐朝官民,都惊呆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内河舰队。

为首的旗舰,是一艘长达四十丈,宽达十余丈的楼船,光是甲板,就有好几层,上面布满了强弓硬弩,宛如一座移动的水上堡垒。

在其身后,跟随着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以及上百艘运兵船和补给船。

这支舰队,就像一群闯入池塘的鲨鱼,在这条大唐的母亲河里,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

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重镇,襄阳。

襄阳,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大唐漕运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无数的粮食和物资,从富庶的江南和荆襄地区,汇集于此,然后再通过汉水,逆流而上,运往关中和长安。

这里,是关中大军的生命线。

郑和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斩断这条生命线。

面对从天而降的汉军水师,襄阳的守军,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像样的抵抗。

他们引以为傲的水寨,在汉军的巨型战船面前,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被轻易地撞得粉碎。

汉军的陆战队,从船上登陆,迅速控制了城门和码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