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支支由新任公务员和军队士兵组成的“土改工作队”,浩浩荡荡地开赴了关中各地的乡村。
赵信也被分到了一个工作队,负责长安县周边十几个村庄的土地清丈和分配工作。
当他带着几个队员,扛着标尺、拿着账册,第一次走进一个叫“下河村”的村子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涌了出来,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恭迎官爷!”
“求官爷给俺们做主啊!”
赵信哪里见过这场面,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去扶那个跪在最前面的老村长。
“老丈,快起来!都起来!华夏共和不兴跪拜!我们是来为大家服务的,不是来当官做老爷的!”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村民们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
接下来的工作,是无比繁杂和辛苦的。
他们要一寸一寸地丈量土地,核对前朝留下的混乱不堪的鱼鳞图册。他们要一户一户地登记人口,了解每家每户的劳动力情况。
白天,他们在田间地头,顶着烈日,用脚丈量土地。晚上,他们在村里借宿的祠堂里,点着油灯,整理数据,绘制图表,常常工作到深夜。
赵信从小养尊处优,哪里吃过这种苦。几天下来,他的脚底磨出了血泡,皮肤被晒得黝黑,胳膊上被蚊虫叮得全是包。
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振奋。
每当他看到村民们那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每当他亲手将一块块土地划分清楚,记录在册,他都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无比神圣、无比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土地改革,触动的,是旧有势力的根基。
虽然大的世家豪族已经被连根拔起,但盘踞在乡间的地主、劣绅势力,依然根深蒂固。
这天,赵信的工作队来到了一个叫“王家庄”的地方。这个庄子,大部分土地都属于一个叫王老财的地主。
王老财在“坦白从宽”运动中,主动上缴了一部分土地,保留了律法允许范围内的自留地,算是躲过了一劫。
当工作队要清丈他名下的所有土地,准备将佃农耕种的土地分出去时,王老财坐不住了。
他带着十几个家丁,堵在了工作队的面前,脸上堆着笑,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哎呀,几位官爷,真是辛苦了!小老儿给几位官爷备了点薄礼,喝喝茶,解解乏。”王老财把包裹往赵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