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世家贵族听见争鸣馆最后竟然还在,而且争鸣馆的主人还进入了朝廷,一时间气愤不已。
天下人若是有书读能当官,他们世家贵族岂不是要受到威胁?
不行,朝廷官员的晋升必须掌握在世家贵族的手上。
任何人都不能改变。
长公子也不行。
天幕上,历史学家秦宇在解释:
【二世的日记就先读到这里。我先前曾说二世做了一个影响魏朝走向的举动,就是建立争鸣馆。秦苏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建立了争鸣馆,争鸣馆的存在让魏朝时期的思想文化蓬勃发展,巅峰时期甚至超过了战国的百家争鸣。】
【魏皇十年,争鸣馆出了十七位百家集大成人物,他们推动了争鸣馆的发展,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小争鸣馆。诸子百家为了自己的学说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了小争鸣馆的老师,小争鸣馆的存在,也为二世时期输送了许多的能人志士,极大的促进了魏朝的转型。】
【同时,也是因为大小争鸣馆,魏朝的科技实现飞速发展。在魏皇十年,造纸术出现,这为学校的存在减少了运营成本,才能让许多大学和启蒙学校在二世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二世二十五年时,人人都能读书不再成为一个空话,能力和知识成为官员的选拔标准。】
天幕的这一段长篇大论,天幕下的人听懂的都没几个。
前面还能理解,后面是真不懂。
综合性大学?理解,传播各种知识的机构。
造纸术?这是什么东西?
只有少数敏感的人,大概明白造纸术是个什么东西。
魏皇盯着“造纸术”三个字,再联想后面跟着的话。
出现多所大学和启蒙学校?
机构启蒙和传播知识需要什么。
重要的是书籍。
造纸术是一个能取代书籍的东西。
魏皇看了秦苏一眼,
这个儿子,真能给自己找麻烦。
「冷知识,纸张是在魏皇时期出现的,在二世时期盛行。」
「魏皇没办法推行吧,那个时候社会本来就动荡,六国余孽虎视眈眈,要是本土贵族再反抗,就真的离灭国不远了。」
「对,所以魏皇在位时期,连争鸣馆都不敢大张旗鼓地用。」
「十七子里好像谁说过,纸张出现的时间还要早,当时秦苏发现之后直接烧了,根本不允许出现。」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