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姜丰发怒(第1页)

姜丰最先到的是全府最大的丰南县。该县的名字取自“贺南秥丰”,“秥”在方言中是稻谷的意思,表明这是一个产粮的大县,人口众多。

府城最大的宗族莫、侯两家的根基都在丰南县,有大量的土地,人口也最多。

因为此前已经安排好各县开仓赈济,又有大家族带领佃户重建家园,姜丰以为丰南县的情况会好很多。

但事实却是……县令房渡在他面前大诉苦水。

“大人!我们县人口多,良田广,又有贺江穿流而过,此次洪水,把百姓家贮存的粮食都冲走了,许多房屋也倒塌了,百姓流离失所,都涌到县城和周边受灾较轻的县,下官日夜忙碌、安置这些人,实在艰难啊!”房县令愁眉苦脸地说着,脸上的皱纹都皱了起来。

姜丰疑惑地问:“是钱粮不够?”

“是人手不够啊!”房县令哀叹着,“县衙本身就那么二十来个衙役,平日维护治安还行,这一分派下去各镇,灾民上万人,如何看得过来?侯将军派了官兵过来,主要是清理道路、倒塌房屋、人畜尸体,维持秩序这一块,还是靠县衙。但是,下官就那么些人,顾得东来顾不得西,才几天时间,就发生了好几起盗窃、非礼之罪,这么下去,唯恐民乱啊!”

“简直岂有此理!”姜丰生气地一拍桌子,问县令:“这种趁火打劫之徒,当从严处置!”

他自己为了赈灾,还捐出两年的俸禄,甚至不惜得罪人,“勒索”乡绅,没想到这些受赈济的灾民,不思感恩,反而趁火打劫,真是可恶!

房县令苦着脸说:“捉了那么几个,都关在牢里了,但是这样的人,捉也捉不完。”

姜丰沉着脸,说道:“我先去安置点看看。”

房县令就带着几个衙役和姜丰一起过去,姜丰本身也带了衙役,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朝最近的安置点,县衙的城隍庙而去。

只见这里聚集着上百名灾民,有老有少,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些人大多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唉声叹气地抱怨着天灾,也有的人眼睛不安分地转来转去,看到老爷们来了,才快速地低下头。

姜丰扫了一眼,调整了脸上的神情,尽可能和煦地问了城隍的庙祝、守卫的官兵赈济情况,得知粮食够用,才点点头,又和灾民们聊了聊。

灾民得知这位黑黑的老爷是知府大人,也很有亲切感,当官的那么黑,一看就是农家子弟出身,何况知府大人脾气又好,对他们说话语气温和、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