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褒奖完陈闯,忍不住哈哈大笑。
刘备也笑着说道:“看来还是子煜慧眼识人啊!”
范阳笑道:“天赋再高,跟错了人也是白费,还得说是人家义封兄带得好!再加上他自己努力,臣不过是做了点举手之劳的小事,何足挂齿!”
诸葛亮笑道:“恭喜主公,即将收获又一位水军的将才!”
“方才我听朱将军说的清楚,那小陈年纪虽轻,但凡是用心琢磨,他所说的那些话,字字句句都包含着兵家致胜法门,可见是才思不凡啊,陛下灭吴,看来是指日可待了……”
诸葛亮说完,在场的众人全都笑了,唯有朱然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范阳特意看了眼朱然,发现他欲言又止。
范阳笑道:“义封兄,你还有什么话,不妨讲出来,憋在心里岂不难受?”
朱然闻言苦笑一声,并没有直接回答范阳的话,而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谨慎的放下酒杯,小心的看了一眼刘备,轻声道:“陛下,臣……”
说着,他顿了顿。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朱然身上。
刘备笑道:“义封,有什么话尽管直言无妨。”
朱然点点头,随即郑重说道:“臣归降时,曾经与陛下相约二事,陛下可还记得吗?”
范阳闻言,下意识的与诸葛亮对视一眼,随即诸葛亮又与刘备对视一眼。
在场的几人,其实都明白了朱然的心思。
不等刘备开口,范阳笑道:“义封兄,你觉得陛下会食言吗?”
朱然闻言,登时紧张的摇头道:“不,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只是希望旧主能平安无事,毕竟我跟他一场,仲谋……待我不薄。”
朱然说着,惭愧的低下了头。
他的心里还是感到愧疚,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诸葛亮道:“义封,真乃义士也!”
说着,诸葛亮望向刘备,给了刘备一个眼色道:“陛下……”
刘备看了一眼诸葛亮,心中登时会意,微笑说道:“好,义封既然提起,朕便告诉你,你的这两件事,朕始终没忘。”
“天子一言,如金如玉,焉有失信之理?”
朱然闻言,顿时感激的拱手道:“臣,叩谢陛下天恩。”
说罢,竟直接在席位上对着刘备磕了个头。
“义封,不必多礼!快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