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恰当的时机(第1/2页)
    现在谁也不敢相信,日本人不久后,竟然会疯狂的发动‘珍珠港事件’。
    1939年,日本拟定了“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北上”失利后,日本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
    1941年夏,袭击珍珠港行动正式被批准。
    “大哥,快则数月,慢则一年,窗口期不多了。这些是伊藤文夫,就是兴亚院的贵族代表,因为收缴租界产业的原因,我听他大致说过,日本已经准备实施“南下”政策,第一个面对敌人就是美国。”
    龙二语气笃定,“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我已经让安德森尽全力在最后窗口期内抢运药品和关键物资,也在整合袁三海、李鹤翔留下的渠道,建立秘密仓库。但这样大的动作,光靠我这边的力量,难免会留下痕迹,需要大哥你的渠道配合,分散风险,交叉掩护。”
    “你需要我怎么做?”吴敬中立刻进入状态。
    “第一,利用军统的南北线路,帮我将一部分囤积的物资,特别是体积小、价值高的药品和精密零件,设法转运出去,分散到更安全的地方,或者……直接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前线。”龙二目光灼灼,“第二,通过你在南方的网络,加大对我们之前那条‘土产’生意的采购,尤其是云南白药、三七这类可以替代西药的伤药,有多少要多少。第三,我们需要建立几条完全独立于现有体系的应急通讯线路,一旦津塘有变,能保证我们之间的联系不被切断。”
    吴敬中仔细听着,快速权衡着利弊和可行性。龙二提出的要求风险极大,但背后的战略意义更为重大。这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在可能到来的全面封锁中,保留抵抗的火种和情报网络的运转能力。
    “物资转运和采购,我可以安排。但风险很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打点关节。”吴敬中沉吟道,“至于通讯线路……我会动用最高级别的秘密电台和备用方案,确保这条线不会断。”
    “钱不是问题。”龙二斩钉截铁,“我这边囤积的硬通货,可以全力支持。大哥,这不是一城一地的生意,这是为我们,也是为了将来,留一条后路。”
    吴敬中深深地看着龙二,他从龙二眼中看到了不同于往常纯粹商人的锐利和一种深沉的忧虑。他缓缓点头:“我明白。此事关乎大局,我会亲自部署。”
    正事谈完,房间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龙二似乎犹豫了一下,随即用一种更低沉、更郑重的语气说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