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三国贡使(第1页)

以鲸须、鲸骨加工的弹性材料和日用品、工具,也装箱待运。

最上层,以及船长室附近的贵重货舱,则存放着用于提升朝贡规格,打开贸易局面的货物。

这里有海防玻璃厂生产玻璃器皿——酒杯、花瓶、窗玻璃,晶莹剔透,吸引眼球。

也有特意烧制的外销瓷器,纹饰带着些异域风情,毕竟物以稀为贵,他们扮演的,也是所谓罗马帝国人。

还有从南洋贸易得来的传统奢侈品:胡椒、丁香、肉豆蔻等香料,以及珍珠、玳瑁,这些东西不论在哪,都是硬通货。

“起锚!升帆!”

郑洪,一位袁彬亲自挑选的继任者,站在旗舰的艉楼上,声音洪亮。

使团里面,最为扎眼的是几十个白人,他们负责扮演一个花瓶角色。

但掌控船队的,全部是自己人。

一声令下,三十余艘盖伦巨舰相继升起巨大的软帆。

舰队浩浩荡荡驶离海防港,气势惊人。

它们将沿着海岸线北上,经琉球,与所谓的琉球使团汇合,再前往济州,与虾夷使团一道。

……

琉球,那霸港。

经过数月经营,如今的琉球已非昔日可比。

港口设施焕然一新,官署营房皆以机制红砖修筑,坚固齐整。

更重要的是,琉球已成为海防体系向东南延伸的重要支点,地位日益凸显。

这一日,那霸港内气氛庄重。

一支规模不小的使团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为首的,是琉球使节蔡承业。

他来自第二镇,稳重又不失分寸,是伯颜精心挑选的人选。

可以说,没有一个是琉球人,都是挑选出的官吏军士。

不过这问题不大,因为琉球人与大明百姓并无区别,相貌几乎一致,书同文、车同轨,共尊孔孟。

而且很多琉球人本来就是福建人的后代。

蔡承业的身后,跟着数十名随员、护卫,以及一担担、一箱箱精心准备的“贡品”。

这些礼物,可谓煞费苦心,既彰显琉球的恭顺,又巧妙展示着琉球的实力与富庶,

巨大如盆的砗磲,色泽温润,精心挑选的珍珠,光泽袭人。

晒制的极品鱼翅、鲍鱼干,皆是海中珍馐。

来自南洋更深处的胡椒、檀香等香料、色彩斑斓的鹦鹉、犀角、象牙……无不显示琉球商贸的发达,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