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在华南、西南等地还有很多。
许多有传承、有实力的大家族,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其精华力量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他们的祖地。
而在安南东南沿海,尤其是西京清化,以及清化以南,不乏这样的华族大家。
他们的选择更为多样。
有的回到了闽浙等祖地,有的则南下南洋。
尤其是被朱祁镇从占城索要来的顺化和西贡。
他们听说,这两个地方,对所有华人照单全收,按人头授土授田。
而且,这两个地方,完全是由华人自己做主的城市。
因为距离很近,他们纷纷向顺化和西贡移民,而且是举族迁徙。
当他们抵达时,发现传言不虚。
当地官吏在核实相貌、身份,考教其汉语汉字后,果然大开绿灯。
这一切,让众人吃下了定心丸。
而在南洋其他区域,零星也有安南侨胞迁入,他们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们一起,如同种子一般,在南洋纳土纳群岛等十大卫所,安家落户。
……
征伐安南,并不能急于求成。
特别是对其所谓的民人,不能一味安抚。
就在几十年前,明朝曾经因为过于怀柔,在这里吃过大亏。
所谓抚民三百余万,将过半百姓当做自己人,结果发现这块上千年的核心领土郡县化完全行不通。
所以,朱祁镇决定用狮子搏兔的策略,四正六隅十面结网,为还有华人认同的人尽可能留足撤退时间。
同时,对剩余死硬分子犁庭扫穴,绝不留情。
海防需要建设,需要发展,民团不宜天天打仗,毕竟这肥沃的土地一年三熟是基本操作。
所以,与安南有生死大仇的占城、山民,也需要出点力了。
不出力,就出局!
如果在保证情报、训练和装备的情况下还打不赢,那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错,对任何属国,或者附属势力,朱祁镇的原则是有用就留,没用就滚。
你做不到,有的是人争着抢着,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价值。
……
陆上的战斗稳步推进,海上的鲸波风起云涌。
这一天,大明“忠实属国”琉球,国都首里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咸腥的海风夹杂着铁锈与汗臭的气息,日复一日吹拂着那霸港的劳工与苦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