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笼罩的老街巷,青石板上还残留着白日的余温。陈天佑抹去嘴角的血渍,看着对手嚣张离去的背影,拳头攥得指节发白。方才那场突如其来的街头对抗,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他 —— 原来在真正的战斗中,那些平日里苦练的力量与速度,在精妙的武术技巧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回到家中,陈天佑顾不上处理伤口,直接盘腿坐在练功房的蒲团上。窗外的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进来,在他面前的地板上投下细碎的银斑。他闭上眼,战斗的画面在脑海中循环播放:对手看似随意的一记勾拳,竟巧妙地避开了他所有的防守空档;自己全力的直踢,却被对方一个轻巧的侧身闪过得毫无威胁。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他猛地睁开眼,眼神中燃起坚定的火焰 —— 他决定,要在武术技巧的钻研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陈天佑就来到了武馆。晨光熹微中,武馆屋檐下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恭敬地站在武师面前,将心中的困惑和盘托出。武师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院子中央的木桩旁。“看好了。” 武师沉喝一声,原本看似普通的出拳,却在击中木桩的瞬间,让木桩发出嗡嗡的震颤。“力量,要像江河入海。” 武师指着自己的脚,“从脚底生根,顺着腿、腰,一路到拳,每一处关节都是力量的驿站。”
陈天佑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发力技巧训练。深蹲时,他在小腿绑上沙袋,每一次下蹲都仿佛要将地面踏碎。夏日的烈日炙烤着武馆的院子,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阳光晒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有一次,气温高达三十八度,他在烈日下训练,眼前突然一阵发黑,险些晕倒。但他咬了咬牙,靠着一旁的墙壁缓了缓,又继续投入训练。马步训练更是难熬,双腿颤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膝盖传来阵阵刺痛。但他咬着牙,心里默数着时间,从最初的五分钟,到十分钟,再到二十分钟。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依然坚持在武馆训练,雨水顺着屋檐不断滴落在他身上,可他全然不顾,专注于保持马步的姿势,雨水和汗水早已分不清。
弹力带训练时,陈天佑经常被勒得手臂生疼。有一次,弹力带突然断裂,他整个人向后摔倒,后脑勺重重磕在地板上,眼前瞬间炸开无数金星。可还没等眩晕感完全消退,他就挣扎着爬起来,不顾旁人劝阻,又重新拿起弹力带,调整姿势,继续模拟出拳发力。他会在训练时对着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的动作,一点点调整手臂挥动的角度,感受力量在身体里流动的轨迹。为了更精准地掌握发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