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贺长龄上奏捷报,天子龙颜大悦(第1页)

贺长龄回到巡抚衙门,立刻召集幕僚,准备向皇帝上奏陈天佑剿匪的捷报。他坐在书房的案几前,神色凝重,手中握着毛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大人,这奏折可得把陈举人写活了!” 幕僚赵文轩捧着砚台上前,墨汁在砚台里晃出圈圈涟漪,“黄炮坡那仗打得惊天动地,光是咱们收到的战报就堆了半尺高,得拣最出彩的写。”

贺长龄停笔蘸墨,狼毫在宣纸上顿出个墨点:“你觉得哪段最该着墨?”

“那赤霞追风马冲阵的时候!” 赵文轩一拍大腿,靴底在青砖地上蹭出轻响,“据从前线回来的兵丁说,陈举人骑着那匹红马,从山坳里冲出来时,日光正好照在马鬃上,活像一团滚动的火焰!贼寇阵脚当时就乱了,有人喊着‘火龙降世’,手里的刀都吓掉了。”

贺长龄笔尖微顿,眉峰挑起:“竟有这事?”

“千真万确!” 另一位幕僚李墨卿捧着卷宗进来,纸页在他臂弯里簌簌作响,“末将刚核完俘虏供词,罗国墩的二当家招认,当时看见陈举人的马队,还以为是朝廷调了红衣大炮来,竟下令后撤三里。这一退,正好给了陈举人分割包围的机会。”

贺长龄忽然笑出声,笔锋在纸上疾走:“好个赤霞追风马!我这就把这段写进去。” 他写得兴起,忽然停笔问,“你们说,陈天佑那对笔架叉铁尺,到底是怎么用的?”

李墨卿放下卷宗,从腰间解下自己的铁尺比划着:“据说是左手铁尺架开对方兵器,右手笔架叉直取咽喉。有个匪兵说,亲眼看见陈举人用铁尺缠住罗国墩的长矛,手腕一转就缴了械,那动作比戏台上的武生还利落。”

“要我说,最神的是夜袭粮仓那段。” 赵文轩蹲在地上画地形图,手指戳着青砖,“陈举人带三十人摸到匪巢西墙,竟用铁尺撬开了三块城砖。他第一个钻进去,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没出鞘,光用尺叉就放倒了四个哨兵。”

贺长龄提笔蘸墨,宣纸上的字迹越发遒劲:“此处当写‘尺叉破甲如裂帛,偃月未鸣已夺魂’。”

正说着,门房撞开竹帘闯进来,手里举着染血的布条:“大人!前线快马传书,陈举人在清理匪巢时,从地窖里搜出三百石赈灾粮!”

“好!” 贺长龄猛地拍案,砚台里的墨汁溅到奏章上,晕成朵墨梅,“立刻补进折子里!就说‘天佑掘地三尺,得粮三百石,百姓聚而哭之,曰:此乃再生父母也’!”

三位幕僚同时拱手:“大人神来之笔!”

贺长龄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