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重建的开始
阳光洒在历经战火洗礼的黔地,这片土地刚刚从罗国墩及其贼寇的肆虐中挣脱出来,满是疮痍。但此时,一缕缕炊烟正缓缓升起,给这片饱经苦难的大地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田野间,百姓们纷纷走出临时搭建的窝棚,开始清理被毁坏的农田。他们弯下腰,拾起散落的农具,虽然脸上还带着疲惫与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一位中年农夫,双手紧紧握着锄头,用力地翻着土地,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滑落,滴在干涸的土地上。他看着眼前这片曾经肥沃、如今却布满焦痕的土地,心中满是感慨:“这日子,可算能重新开始了。罗国墩那伙恶贼,可把咱们害苦了,不过现在好了,他们被抓了,咱们得把这地重新种起来,把日子过好。”
旁边的年轻后生也附和道:“是啊,爹,咱们加把劲,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这时,远处走来一位老者,他拄着拐杖,步伐略显蹒跚,但眼神却炯炯有神。老者看着正在劳作的父子俩,说道:“娃子们,这地可不能就这么随便种了。咱得想法子把那些被贼寇破坏的水利沟渠给修一修,不然这旱季一来,庄稼可就没救了。”
中年农夫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大爷,您说得在理。可修沟渠得不少人手和材料,咱们这刚遭了灾,上哪儿去找这些啊?” 李大爷捋了捋胡须,说道:“我听说陈将军正想法子帮咱百姓呢。咱们先把这地里的活儿干着,等陈将军那边有了消息,咱再合计合计。”
村子里,人们忙着修复被烧毁的房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搬运木材,有的搅拌泥浆,还有的在搭建房屋框架。一位老者站在一旁,指挥着众人,他的声音洪亮:“大家都小心点,把这房子建得结实些,以后就不怕那些贼寇再来捣乱了。” 众人纷纷点头,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座座房屋逐渐有了雏形。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帮忙递工具,小小的身影在忙碌的人群中穿梭,时不时还传来他们清脆的笑声。这笑声,仿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时,一个年轻的媳妇抱着孩子,看着正在修建的房屋,忧心忡忡地对身边的婆婆说:“娘,这房子修起来了,可家里的粮食也没多少了,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呀?” 婆婆拍了拍媳妇的手,安慰道:“别怕,孩子。咱们大家都在想办法,总会有出路的。你看大家一起修房子,这就是个好兆头。”
集市上,原本冷冷清清的摊位如今也渐渐热闹起来。商贩们陆续摆出了货物,有新鲜的蔬菜、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