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大学士孙承宗,率先走出队列,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陛下,此乃天大的喜讯啊!
“辽东虽不幸沦陷敌手,但仍有这般忠肝义胆之士,坚守不屈,这足以证明我大明的浩然正气,从未消散!依臣愚见,当下应立即援助这些义军,借此壮大我大明的声威,早日收复辽东失地!”
孙承宗这位两朝元老,身形高大挺拔,声如洪钟,话语掷地有声,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兵部尚书崔景荣微微颔首,附和道:“孙大人所言极是,切中要害。这东山矿徒,在如此艰难困苦、孤立无援的境地中,仍能与女真人拼死抗争,实在是忠义可嘉,令人钦佩。
“倘若朝廷能够与他们取得联系,授予官职,定能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更加奋勇杀敌。如此一来,也可为我朝在辽东重新奠定根基,为日后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户部尚书李汝华却面露难色,他缓缓地开口说道:“诸位大人所言确实在理,可如今国库空虚,早已入不敷出。若要大规模接应义军,军饷、粮草、兵器等物资,所需甚巨。”
“这大笔钱财,究竟从何处筹集?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深思熟虑,从长计议,切不可贸然行事。” 毕自严言辞恳切,神色间满是忧虑。
礼部侍郎朱延禧听闻,立刻跨前一步,拱手反驳道:“毕大人此言差矣!此时怎能只看重钱财?辽东乃是我大明的重要疆土,百姓深陷水火之中,正翘首以盼朝廷救援。若我们坐视不管,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又怎能对得起皇恩浩荡?再者,若能借此机会打败女真人,成功收复辽东,所带来的利益和影响,岂是区区钱财能够衡量的?”
李汝华的脸色微微泛红,嘴唇蠕动,正欲反驳。
天启皇帝朱由校,说道:“诸位大人,暂且莫要争论不休。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做出决策,确定如何接应义军。至于军饷、物资等问题,可由户部仔细核算,再想办法筹措。当务之急,是不能错过这个收复辽东的大好时机。”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王家兴从队列中站了出来,他神色紧张,声音微微颤抖,大声说道:“陛下,臣斗胆直言,臣认为此事太过冒险。东山矿徒不过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他们究竟能不能抵挡住女真人的进攻,实在难以预料。倘若朝廷贸然与他们联系,恐怕会招来女真人的疯狂报复。一旦战火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到那时,恐怕得不偿失啊!”
这一番话,再度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