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生锦鲤命的李昌隆(第1页)

熙元帝醒来后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

没过多动作,只是准备着前往洛阳。

工程量其实不小,主要是后宫,众嫔妃身家都不错,已经陆续有物件开始运了。

姬玄彻表示把二皇子姬玄明留下,怎么着自己登基后也得封个王爷吧,不然在京里宗氏兄弟一个也没有太说不过去了。

八个公主五个下嫁了的赐了公主府分配内城去了。

还有三个没出嫁,也只能先住宫里,以后嫁娶还要他这个新帝安排。

去见完梅景礼的第二天,京城就解禁了。

各街道上陆续有百姓走动起来。

对于皇城内的大事与朝堂上的动荡,底层百姓感触是不深的。

刀没架你脖子上你又不知道害怕。

所以在发现了雷声大动静也大但是对自己生活没影响后都纷纷继续往日作态。

人们无非是谈论的事情多了一些,话题更丰富了。

没到一天酒楼茶馆恢复往日喧闹,青楼妓院比以往更热闹了。

特别是教坊司,新送来的罪官女眷都快堆不下了。

凌子玄打算带着二女去到处逛逛。

除了考察几个店铺逛过还真没好好看看。

让凌一驾着马车在城内随意兜圈,见了一些有趣的小吃便吃上一吃,好玩好看的就停下玩一会,难得的惬意时光。

听见的也都是些前几日发生的事,不过到了普通百姓嘴里场面就常常会变的“宏大”了起来。

比如说皇城内尸横遍野,死了有十数万人。

往城外拉尸体的车子运了三四天,三舅姥爷的侄子在城门值守亲眼所见。

比如说京城的官员都快被叛乱的大皇子砍光了,衙门里都没人当值了,他表弟的师尊一人干四人活。

听到实在离谱的凌子玄不禁会笑出声。

众多学子就不同了,讨论起来就“文雅”不少,甚至还有点小兴奋。

毕竟一下子少那么多官员,这届一旦中榜,留京机会大的多。

而且莫名其妙就成了新帝的第一届了。

虽说没直接参与,但是好歹身处旋涡之中,凌子玄发现无法与大多数人共鸣,毕竟搞不好命就没了。

登基大典的筹备,只用了三天。

礼部侍郎李修儒带着礼部的人几乎是连轴转。

奉天殿的布置到文武百官的站位,从祭品的筛选到礼乐的编排,每一个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