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征兵难的问题,朱由检确实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但他朴素的经验告诉他:战斗人员一定要有战斗力。
根据这个原则,朱由检觉得还是要从有经验的部队里选人比较好。
朱由检问道:“英国公,朕如果想知道国内哪些地方在打仗,哪些部队在作战,这事你觉得问谁比较好?”
张维贤傻眼了,心想皇上怎么会问自己这个啊?因为按理说这种事他才是最清楚的吧?
但很快,张维贤明白了朱由检的“用意”。
张维贤心想:刚刚皇上问我是该问谁比较好,这是要我为国举贤啊!
张维贤想到了一个名字:“皇上,臣以为可以召孙传庭回京!”
“孙传庭?”
朱由检问道:“你的理由是什么?”
张维贤说道:“陛下,此人在朝廷任职不久,当年在吏部任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曾经当面顶撞过魏公公,当场辞官回乡,想来还在赋闲。”
“此人大有风骨,臣观他日后必成大器,所以派人打听过,据说此人回乡后还在各地打听风土人情,明显是还对国事关心。”
朱由检一听,愿意到实地考察?这可比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文官好多了啊。
“好,就他了,他人在哪里呢?”
张维贤笑道:“这个臣目前就不知道了,不过陛下可以派锦衣卫出发去找他。”
朱由检点点头:“好,那这段时间你去考察一下京营现状,然后写份报告过来,看看具体要花费多少钱。”
“只要是对国家好的事,朕砸锅卖铁也给你弄出钱来!”
既然文官不允许自己舒服地躺平,那就只有跟他们刚到底了。京营他是恢复定了!
张维贤大为感动:“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圣心!”
我大明终于出了个圣君!
……
一个月后。
陕西,米脂县。
一处冷清酒肆中,四五个穿着差役服饰的中年男子走进来。
“他娘的,这个月的饷银才这么几钱银子,上头手真黑!”
一个络腮胡忍不住咒骂起来。
另一人坐下,点了两壶酒后说道:“知足吧,据说上个月,朝廷里还在讨论裁撤驿站呢,咱们能保住这饭碗就不错了。”
“裁撤驿站?”
络腮胡瞪大了眼睛:“额滴亲娘啊!他们克扣饷银也就罢了,咋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