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毕自严和朱由检说了一下大明文官在敛财上的创意。
太监比如魏忠贤那样的人,没什么文化水平,收的都是些现金或者田产什么的,然后跟土财主一样守着,不但目标太大,而容易犯法,一旦被抓住就很难掩饰。
但大明的文官们在这方面就聪明多了。
首先他们不会主动伸手要钱,而是通过提拔老乡或者下属的方式让他们当官,趁着每年京察,也就是地方官来吏部接受考成考核的时候,以走亲访友的形式送钱。
冬天有所谓炭敬,夏天有所谓的冰敬。总之就是正常人情往来,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还有一种就是暗中买官卖官,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得到提名,谁就能在皇帝面前有曝光的机会,不然一辈子也别想升官。
像这种还有很多,哪怕是底层的小吏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收割百姓,或者贪污税款,也能捞到不少。
换言之,文官们收钱,侵占田地,收受古董贿赂都是低级的,高级一点的都收那种“洗过”的钱,不仔细查都不知道。
毕自严轻叹道:“臣有罪,臣为了能保证家里开支正常顺畅,也收过不少这种黑钱。”
“眼下国事艰难,臣恨不能毁家纾难以解君忧,奈何人微言轻,加之力小,难以有所作为。”
朱由检听后,说道:“朕懂了,这么说来,朝堂上的那些官员,那些自称忠臣的人,其实都是大金库?”
毕自严点了点头。
一旁的王承恩是捏了把汗。
毕自严说这些话,是等于背叛了自己身份。
若是其他官员知道毕自严和朱由检说了这些,那恐怕都不能活到第二天。
这样是命都不要了吗?
但王承恩转念一想,这也说明毕自严对朱由检是真的非常信任,否则也不会豁出性命来做这种事。
王承恩觉得自己要是毕自严,恐怕也会这么做。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朱由检这个皇帝值得。
朱由检说道:“嗯,朕明白了。不过毕卿,朕觉得直接抄家还是有些不够。”
“一来朕不能保证,也不可能监督到每个人,抄家的人万一也欺瞒朕呢?”
“而且用力过猛,别人难免猜测是不是你向朕出的主意,对你也不好,朕不想为了钱失去一个忠臣。”
毕自严听后,立刻下跪道:“陛下,臣……”
朱由检示意他起来,说道:“这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