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笑着告诉朱由检:“回皇爷,一共是一百一十二万两!”
朱由检听到这发行第一期国债就能拿到这么多钱,本来还有点累,立刻又来了精神。
“好啊,这样一来,不管是给秦良玉赏赐,还是给孙传庭军费,都足够了。”
朱由检点点头:“还能存下一笔钱来以备不时之需……”
他觉得这种模式可以推广下去。
那些藩王不是不愿意出钱吗?直接动手还说朕抢钱?
那朕用这种方式合法地拿钱出来,你们总没话说了吧?
不过朱由检也清楚,这发行国债也是有代价的,借的越多,每个月要还的利息也越多。
大明的财政收入水平本来就弱,现在又多了这么多债主,凭空又多了一个开支。
而且这些既然是债,就讲究一个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自己要是这么快就赖账的话,恐怕皇帝的威信也会下降。
到时候麻烦事只会更多。
作为一个日子人,最怕的就是麻烦。
所以哪怕握着这么大一笔钱,朱由检晚上也不敢加餐。
朱由检明白,想要在根上解决问题,就要让税收水平提上来,只有老百姓交的钱尽可能进入国库,他这个皇帝陛下才能不用这样削尖了脑袋去搞钱。
可是这道题难度太高了。
朱由检先生选择早点睡觉。
……
搞钱成立新内阁后,朱由检发现这文官的钱真不是白拿的。
来宗道不断地找朱由检开会,好像特别怕皇帝忘记他内阁首辅的身份一样。
虽然朱由检不用自己高强度看奏折了,但以前他还能摸鱼,有些看有些不看。如果大臣不着急忙慌地过来求他,他就选择躺平。
现在内阁帮他处理奏折后,有些在朱由检眼中就不是事儿的事都要他亲自批准。
像什么山东一个寡妇守寡三十年,去世了要给个贞节牌坊。
还有河北发现一只白毛鸡,是祥瑞需要给圣旨嘉奖。
朱由检觉得这事相对有点意思,想要看看那只鸡。
结果河北巡抚那边回复说鸡飞走了。
神经病!
但这一天,来宗道他们真的把一件大事给搬了出来。
“陛下,该给刘一燝等人平反了!”
朱由检很疑惑:刘一燝是谁?
来宗道没急着解释,而是把一长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