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问道:“伯雅的意思是杀了洪承畴?”
孙传庭点点头:“不错,洪承畴这次的行为着实令人不齿,不加以严惩,陛下如何能统率全军呢?”
昨天他不捅破这事,是担心洪承畴远在安定城会有变数,如今洪承畴自己送上门来就没必要再怕了。
卢象升则说道:“陛下,臣以为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洪参政虽然有错,但也不该现在就加以诛杀,否则对士气也有影响。”
“不如暂且削了他的官职,给机会将功补过,再行观察。”
孙传庭惊讶于卢象升的大度,他竟然不恨洪承畴的见死不救。
不过仔细一想,卢象升这也是老成谋国,而不是仅凭个人恩怨做出的建议。
这年头见死不救的明军将领那么多,难道一个个都杀了吗?
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总是这样法不责众,否则大明的军纪何时能好起来?
朱由检看到两人的意见不能统一,有些犯难。
如今严格来说还是战时,轻易杀一个大将的确不太好的样子。
不过想到时间不够,朱由检说道:“能不能先决定接下来的进军路线,然后再讨论如何处理洪承畴的问题?”
孙传庭想了想:“臣以为可以。只是洪承畴现在的兵权必须解除,不如先接管了他手中的兵马再行商议。”
“陛下先等待一两日,待安定城与米脂县之间的”
朱由检当然不会拒绝。
随后,孙传庭带着朱由检的旨意,先行扣押了洪承畴,然后接管他带来的三千兵马,又派左良玉和艾万年去安抚安定城中的士兵。
因为洪承畴带出的这些人,不少都是大同方面的老兵,所以这个工作没什么难度,只是耗些时间,同时还要提防一下榆林方向的张献忠而已。
一直忙活了五天,这项工作才完成。
这期间朱由检也收到了一些好消息。
孙可望大败以后,榆林镇的张献忠也老实不少,还撤回了放在东北方面抵抗大同援军的部队,使得大同方面与陕北交通和联系得到恢复。
很多的粮草和财物也能从大同方面送来了。
朱由检这才知道,当初决定派出的三路援军中,东北方向过来的部队虽然因为大雪和张献忠的阻拦没能按时抵达,但也起到了牵制敌人主力的作用。
而去太原的那一路则顺利扫清了附近的流贼,山西境内算是基本安定了下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