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要在米脂长住,粮草就是第一要务。
除了一万多人的部队的吃喝是个问题外,还有当地的百姓也靠官府接济。
得知皇帝在米脂,而且还公开接济灾民,肯定是十里八乡的难民都会跑过来求皇帝给口饭吃。
这肯定是有好处的,一方面能够削弱农民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让朝廷在陕北的民心重新回归。
这两样,是打多少胜仗都要不到的。
但前提是粮食得管够。
陕北这地方,老百姓都成穷鬼了,不用想能榨出什么钱粮来,所以只能靠山西和京城、西安甚至是河南方面的粮食。
但这些地方调粮食都比较困难,山西和京城还好说,因为粮道通畅,加上朱由检本人在陕北,两地官员不敢怠慢。
相反,西安与河南却颇有微词。
因为西安运粮到米脂,最快捷的方式是经过延安,河南粮食也要先到西安再一起运过去最划算。
但延安府已经乱了,眼下又没有足够兵力收复延安府,所以只能选择暂时绕道山西,接着再送到米脂。
这样一来,粮食运输成本就大大增加,可以说是极其烧钱的做法。
于是第一个唱反调的人出现了。
西安的秦王朱存机和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共同上疏,希望朱由检不要这样搞,还说西安这边的官府已经乱了,无法组织调粮工作,也支撑不下这样耗钱的工作。
对于朱由检的出兵要求,他们也说士兵粮饷不足,难以出战。
“真是荒唐!”
朱由检看了奏疏后,立刻就生气了:“西安那边不出兵平乱已经很离谱了,怎么连粮食都不给?打仗的兵没有,难道运粮的兵也没有?”
他当然知道现在的运粮方式非常费钱,所以特意叮嘱秦王和瑞王拿出点钱来支援前线。
这个时候还算什么经济账啊?
实际上,明朝各地藩王的短视是正常人无法理解的。
历史上,就是这位秦王朱存机在农民军兵临城下时,官员请他拿出一点钱给士兵买棉衣,朱存机却坚持一毛不拔。
洛阳的福王更加离谱,在民间已经饿死人,到了人相食的情况下,他依然关上门饮酒作乐,当时官军上下抱怨:“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饿肚子)死于贼手!”
现在秦王和瑞王给朱由检的奏疏说运粮费钱,出兵没钱,摆明就是要把赶他出陕西。
朱由检真是打破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