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瑜和群臣的反应之大,是出乎朱由检意料的。
他无法理解,就是改个地名而已,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是把换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字,那可能会造成百姓和官员日常生活的不便。
问题是这地方被叫做西安才不到三百年,长安这个名字可是用了一千多年呀,应该不存在这种问题吧?
其实这问题很大,非常大。
在陈奇瑜等人看起来,朱由检之前来西安砍了这里的地头蛇秦王,然后他还这么长时间不回京城,如今还要把西安改回千年古都的名字。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
迁都!
这两个字一旦跳入众多官员脑海中后,那就足够他们都疯掉了。
这绝不是他们过度脑补和杞人忧天。
朱由检杀了张献忠,不到半年就平定陕北,已经获得了陕西宁夏境内所有将领和百姓的支持,完全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完成迁都大业!
但对他们这些官员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皇帝在哪里,天下大义就在哪里,尤其是朱由检这个有威望和军队支持的皇帝,他说要在西安扎根,那秦王宫就变成新的皇宫。
现在的北京也好,南京也罢,都会一下子变成二线城市。那么他们经营多年的北京和南京就瞬间失去意义。
这种例子以前不是没有过,当年北周宣帝宇文赟从长安迁都到洛阳,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另立门户。
决不能让陛下这么干!
而且他们打死也想不到,朱由检想改名,单纯就是觉得“长安”听着比“西安”更好听而已。
迁都什么他都没想过。实际上别说迁都了,朱由检陛下连迁坟都费劲。
薛国观颤抖道:“陛下三思啊……西安之名,乃是太祖高皇帝所定,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
他不敢直接说不同意迁都,毕竟陛下都只是改名试探一下,他要是把迁都的事放到台面上讨论,那就没有转圜余地了。
文官们以为他们在跟朱由检猜哑谜,结果他们的陛下真诚得可怕。
“诸位爱卿难道不觉得长安听着比西安要顺口吗?”
陈奇瑜和薛国观他们真要哭了。
陛下,这不是好听不好听的事啊。
您别试探了。
陈奇瑜求助地看一眼卢象升,这位朱由检信任的兵部侍郎。
卢象升还是顾全大局的,拱手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