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龄是被打了一顿才被吊下来的。
“汪先生!”
几个农民军士兵上前接住他,看到汪兆龄捂着屁股下来,连连问是怎么回事。
汪兆龄摆摆手:“无妨……不过是被他们打了几下军棍。”
“这帮天杀的狗官!”
一名士兵朝着城上喊道:“老子早晚把你们的脑袋拧下来……”
“行了!”
汪兆龄说道:“回去吧,该向大王复命了。我骂了人家的陛下,挨打也是常事……”
几个农民军将士面面相觑。
汪兆龄平日里最恨这些官军,怎么今日被打了还这么冷静?
回到榆林镇内,张献忠立刻叫来汪兆龄,问具体的情况如何了。
汪兆龄小心坐下,尽量不让张献忠看出自己被打了军棍,开口说道:“大王,我看米脂已经没有归降的希望了……卢象升他……是个不可夺其志之人。”
张献忠听不懂这话,但也清楚卢象升是不会开门投降的了,于是狠狠骂了两句脏话。
汪兆龄又问道:“大王,洪承畴那边如何?”
张献忠摇了摇头,然后又开始痛骂起来。
原来,洪承畴在与卢象升等人分兵后,一直向西,准备自西向东地收复榆林。
但张献忠大军出动,切断了他东进的道路后,使得他计划破产,只能退守到了安定城。
安定城是一个修建得十分坚固的军事堡垒,虽然不如榆林镇那样宏大,却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内部军营、官署、粮仓、军械库等设施都比较完善。
而且安定城中的守将艾万年和李卑都是他曾经的好友和部下,加之洪承畴当初在分兵时,仗着自己在陕西剿匪经验足,称一定能大获全胜,并且吸引张献忠兵力,要走了八千兵马。
安定城的驻军不过一千出头,手握八千人的洪承畴话语权最重,又有朱由检奉诏讨贼的圣旨在,他一下子成了城中的老大。
洪承畴现在的日子过得可比卢象升他们舒服多了。
卢象升那边都没投降,更不用说不愁吃喝的洪承畴了。
汪兆龄沉吟片刻,问道:“大王,那山西方面有什么动静吗?”
张献忠说道:“有个鸟动静,听说崇祯小儿发了三路大军过来,但其中一路走到半路就没了动静,已经被我派人截住了。”
“太原那边也已经乱了,所以又派了一路,山西是京城的屏障,崇祯小儿只怕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