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许再为难陛下(第1页)

孙承宗说道:“提议孙传庭与吴三桂一同去榆林侦查和路上剿匪的人,不就是小杨大人吗?”

“方才在陛下面前,看似要保孙传庭,实际上是要把他往火上烤的人,不也是你吗?”

“若非陛下顾全大局,不惜拿圣名出来为他挡下来,现在只怕吴三桂和孙传庭有一个要军法处置了吧?”

杨嗣昌看到自己的小心思被一眼看穿,有些心虚的同时也嘴硬道:“孙督师这话,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我无非是觉得吴三桂那样的年轻将领需要有人盯着,故而提出建议而已。”

“至于保下孙大人,无非也是觉得眼下是用人之际,孙督师何故如此想我?”

杨鹤看到孙承宗这么责备自己儿子,也帮忙说道:“督师,我儿确实言辞间有些不妥之处,但他的心还是忠于朝廷与陛下的……”

孙承宗打断他:“我没有说他忠不忠,若是不忠的话,陛下圣明烛照,又怎么会不知道?”

“但是当年严嵩也对世宗皇帝忠不可言,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也对穆宗和神宗皇帝忠心可嘉,但往往就是这些人把我大明弄得乌烟瘴气,党争频发!”

严嵩和徐高张这些名字出来,加上“党争”二字,杨嗣昌也立刻恼火起来:“督师是说我大忠似奸,祸乱朝纲吗?”

杨鹤也不满地揣起袖子来,紧紧地盯着孙承宗。

孙承宗则说道:“大忠似奸?小杨大人,你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杨嗣昌愣了一下。

孙承宗说道:“我之所以被陛下选中,不单单是我办事认真,而且陛下知道我过去跟魏忠贤不对付,还差点被阉党害死。”

“当年魏忠贤那样权势滔天,我也连上十几封奏折弹劾他,可惜先帝沉迷奇技淫巧,未能理会而已,说到什么大忠似奸,小杨大人恐怕还没做到前面两个字吧?”

杨嗣昌这下汗颜了。

他的仕途生涯虽然也不算短,但比起孙承宗来说是两个字:好运。

杨嗣昌的仕途起点是杭州府教授,然后就在南京任职,等于在万历和天启朝期间,完美地避开了魏忠贤为祸朝堂的那段黑暗岁月,在江南那边岁月静好着呢。

相比于孙承宗,杨嗣昌确实没有经历什么风雨,人家敢和全盛时期的魏忠贤硬刚,又在辽东跟女真人血战,是真正为大明朝出过力的!

杨嗣昌当年遇到魏忠贤,那可是连一个屁都不敢放的。

而且孙承宗还有一个身份,是杨嗣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