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穷寇(第1页)

当朱由检开门出城,把最后的部队也给带出来后,战场局势再次变化起来。

明军的军阵再次厚了起来,一些士兵甚至都要站到附近的河滩上,战场上黑压压的一片,眼看气势上便要把后金给冲垮。

最主要的,是明军士兵也不管什么谣言不谣言的,只能是往前冲了。

在皇帝面前杀敌,功劳封赏是肯定少不了的,毕竟这位皇帝真的给自己发过军饷,赢了便是血赚,兴许还能封妻荫子。

死了也有抚恤,总好过给对面的鞑子当狗强吧?

想明白这些,他们已经认定眼前的一条路了,那就是干死眼前的这些鞑子!

后金的炮兵们开始忙活起来,但他们的射击准头越来越差,甚至还有些火铳出现了炸膛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算朱由检的幸运。

另一个时空里的后金,在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起火器,也没能制造出大量的火器。

但朱由检的上台,阴差阳错地改变很多事情。比如喜峰口的一战,避免了后面的乙巳之变,也迫使皇太极提前开始汉化,重用了汉人,加速了火器的应用。

所谓贪多嚼不烂,皇太极的这些改革对女真战斗力有帮助,但消化起来还是要时间的。

现在他们确实有了仿制的红夷大炮,但应用和威力上,终究是还是要时间去适应的。

之前打几个堡垒,后金大军都是几发炮弹下去就击垮了守军,后续就是割草一样的顺滑,这才给了他们自信攻打锦州。

然而在眼下这个大凌河战场上,作战时间开始拉长,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朱由检若是再晚一两年才来打,战局恐怕真会是另一个样子。因为越来越虚弱臃肿的大明会让他做不成很多事,给辽东输血也不都是可持续的。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三百年大明留下的问题太多太多。

且说回当下,明军再度有序地朝前方推进,后金也保持原来的攻势,白甲骑兵手持长枪长矛突入明军阵中,所过之处无不是鲜血四溅,残肢乱飞。

但在近距离下,明军手中的火铳和鸟枪也能对白甲兵的重甲,还有胯下的战马起到关键打击,许多白甲兵在冲刺结束后,也很快就被打倒。

这些鞑子却不肯投降,嘴里骂骂咧咧地站起来继续厮杀,那模样像极了草原里的饿狼,还得是明军鼓足勇气才上去用长枪将其捅死。

有些明军士兵把人捅死了还不解气,非要上去再砍断四肢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