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后悔(第1页)

“唉!”

杨嗣昌站在秦王府的院子里,耷拉着脑袋:“陛下如此冲动,将来酿出大祸该如何是好?”

想到刚刚秦王朱存机血溅三尺的样子,他现在还感到一阵孤寒。

朱由检还不许把朱存机厚葬,让人弄一个草席卷起来,扔在院子中央就了事了。

堂堂太祖血脉,死的样子竟然如此仓促和狼狈,也就比寻常百姓强了点,还不如个当官的。

“杨御史何必如此悲观。”

孙传庭已经平复了情绪,淡然说道:“陛下这是不破不立,所谓福祸相依,或许对大明也算利大于弊呢。”

杨嗣昌皱眉:“总督这是什么意思?这样骨肉相残的事传出去后还有好处不成?只怕各地藩王知道后都要开始磨刀呢!”

孙传庭反问道:“那天下百姓都是陛下子民,陛下是百姓们的君父,难道让秦王继续残害他们,这样就不是骨肉相残了?”

杨嗣昌没想到孙传庭还有这样牙尖嘴利的时候,问道:“陛下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像是总督你不也一样说可以先把秦王押送京城吗?”

孙传庭说道:“那是我当时没有想清楚一个事,现在我想清楚了。”

“什么事?”

“误国误民者,皆可杀!”

杨嗣昌沉默了,又问了句那个关键的问题:“其他藩王怎么办?如今大明内忧外患,陕北民变未平,要再来一次靖难如之奈何?”

在他看来,朱由检杀秦王,完全是在造自己的反。

藩王制度在大明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藩王们在各地扎根也有二百多年了,早就是根深蒂固,难以根除。

大明皇帝杀藩王的例子不是没有,不说之前的建文帝朱允炆逼死叔叔湘王,之后还有明宣宗杀汉王,明武宗赐死宁王等等。

但这些王爷都是因为谋反大罪才被处以极刑,像朱由检因为朱存机不配合出兵运粮,贻误军机就杀,还亲自动手,大明开国以来还是首例。

朱存机最过分的行为也就是擅自调兵,但也没有让军队干什么过分的事更没想过造反,不过是想防着农民军而已,不然朱由检怎么可能那么丝滑地接管军队。

总而言之,朱由检的行为真是冲动了。

要真的有哪个王爷要学第二个成祖皇帝,在外有建奴,内有农民军的情况下,朱由检该怎么办?

孙传庭面色如常说道:“杨御史,可否请教一个问题?”

杨嗣昌揣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