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门完成了(第1页)

先把五根两米半长的木头摆放在地面上,每个间距在40厘米左右。

用木炭在每一根的木头中间和靠近两端的地方,分别做了一个宽8厘米左右的标记。

然后又用三个木头,竖着摆放,位置刚好在之前做好的标记处。

同样用木炭做好位置的标记之后,将木材固定,沿划线略微倾斜下刀。

用之前准备好的一个短木槌敲击刀背,劈开多余木料。两侧同时进行,“梆梆”声中,木屑一点点的被削了下来。小心的控制力度,只是凿出了2厘米深就停下了。

然后将竖着摆放的木料同样凿出一个大小和之前一样的凹槽。

将两个木头卡在一起,很紧密,这样再绑上藤条,就会很牢固了。

测试完这样的简易榫卯结构,可以达到自己的要求后,李知远就将其他的凹槽全部都凿了出来。

一共15个凹槽,没用上1个小时就完成了。

然后一个凹槽对着一个凹槽,完全卡住之后,就开始用藤条进行捆绑。

藤条都是浸泡过的,所以柔韧性很好,绑的很牢固。

五根横木作为纬线,用细木条作为经线从上方开始,按“一压一挑”交替穿插。在旁边,用另一个细木条反向穿插,就这样,一根根的穿插。

1个多小时之后,当细木条所剩无几的时候,大门也完成了。

整个大门就像最简单的凉席一样,只不过材料比较粗糙。

下方有两个明显凸出的木条,可以用手腕粗的木头直接穿过。

将制作好的大门慢慢的抬起,利用脚手架先把大门最上方的横梁挂在了门柱的Y型分叉处。

然后挪动脚手架把横梁的另一端挂在另一个门柱的分叉处。

在把大门放上去的时候,李知远特意将大门放在了院子外侧,这样,在外面就只能拉起大门进入,而从里面是可以推起来的。

而且,因为大门的五根纬线都比门柱距离要长,所以,大门刚好卡在外面。

等晚上需要关上大门的时候,利用藤条将大门和门柱捆绑在一起就行。

虽然费劲了一些,但没有锯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了。

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十点多了。将正在暴晒的黏土翻了翻之后,李知远站在院子中开始规划起来。

在李知远的设想中,现在的庇护所只是一个过渡使用的简易庇护所,他需要在冬天之前建造一个更坚固更保暖的庇护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